苏珊-玛丽·格兰特(Susan-Mary Grant),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美国史教授。著有《北之于南:南北战争前美国的北方民族主义与美国身份认同》(2000年)与《为国家统一而战:美国南北战争》(2006年),同时编有《分裂的遗产:美国南北战争的深远意义》(2003年)与《美国南北战争主题论文集:州际战争》(2010年)等。
在暴力和早期殖民者的壮志中诞生的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不过,这个国家的历史仍然作用于当下,影响着美国民族身份的塑造。美国对于民族身份的追寻以及对于建国之本的困惑,正是这本书所探讨的根本问题。
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写就,从殖民时期的美洲开始讲起,当时,第一批欧洲人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以及宗教虔诚的驱使下,踏上了美洲的土地,随之而来的疾病则对土著人口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本书还探讨了美国的一些内在矛盾:这是一个打着自由的名号却建立在奴隶劳动力基础之上的国家;这是一个遭遇分裂和内战而被迫维护团结、重估理念的国家;这也是一个在20世纪的金融危机和全球冲突的背景下努力建立道德霸权、加强军事保障并且维持经济稳定的国家。书中对于美国社会政治图景变迁的翔实勾勒中,编织呈现了历史长河里各色人物的视角:奴隶和奴隶主,革命者和改革家,战士和政客,移民和难民。正是这些声音,和当今多元化美国社会中的其他声音一道,共同定义了今天这个新世纪之初的美国。
赴美旅行之前临时在亚马逊上抓的一本,说起来惭愧除了中学课本的内容,关于美国的历史还真没有读过什么。 虽然是临时抓的一本,但是蛮幸运,这是本不错的书。 语言挺流畅,翻译的水平也不错,作为历史书不算难读,但也不是随便读读就能读得下去的那种 --- 作为剑桥的学者,作者...
评分这本《剑桥美国史》号称剑桥大学扛鼎经典,并不是一本政治军事史,也不是文化经济史,甚至不是一本事件史!这与我们通常所读的历史大相径庭,实际上是一本观念史,重点在于记载美国二百来年的观念变迁,所以对入门者来说体验不是太好,你必须先对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
评分这本《剑桥美国史》号称剑桥大学扛鼎经典,并不是一本政治军事史,也不是文化经济史,甚至不是一本事件史!这与我们通常所读的历史大相径庭,实际上是一本观念史,重点在于记载美国二百来年的观念变迁,所以对入门者来说体验不是太好,你必须先对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
评分赴美旅行之前临时在亚马逊上抓的一本,说起来惭愧除了中学课本的内容,关于美国的历史还真没有读过什么。 虽然是临时抓的一本,但是蛮幸运,这是本不错的书。 语言挺流畅,翻译的水平也不错,作为历史书不算难读,但也不是随便读读就能读得下去的那种 --- 作为剑桥的学者,作者...
评分赴美旅行之前临时在亚马逊上抓的一本,说起来惭愧除了中学课本的内容,关于美国的历史还真没有读过什么。 虽然是临时抓的一本,但是蛮幸运,这是本不错的书。 语言挺流畅,翻译的水平也不错,作为历史书不算难读,但也不是随便读读就能读得下去的那种 --- 作为剑桥的学者,作者...
断断续续几个月看完的一本书,弥补了没学过美国历史的欠缺。翻译质量虽然还可以,但读起来仍然感觉有不太通顺的地方。本书从美洲作为英国殖民地的起源开始讲起,到十三个主要殖民地的建立,由于与英国的经济利益和文化方面的冲突,以及对自由权利地争取,导致独立战争的爆发。美国作为独立国家成立之后,南北方在是否废除奴隶制方面有很大分歧,这也成为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内战结束后,虽然颁发了废除奴隶制的法律,但奴隶制度仍然在很多地方存在着。进入20世纪,黑人仍然在为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努力争取着。该书对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的成因分析的比较透彻,对20世纪以来的近代历史讲的不是很全面。读完这本书,认识到美国历史是一段不断诠释自由,不断争取自由的历史,“自由”的概念根植于美国大地,根植于每个美国民众的心中。
评分作为翻译,我可能是对这本书最熟悉的人了。简单来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位英国女性历史学家,花了483页的长度,把美国从头到脚吐槽了一遍。基本结论就是:呵呵。
评分优点是从政治到文化、社会有一种全景式的涉猎,对于美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社会全貌会有一定了解,文笔很不错,诗一般的语言。缺点是读起来象是GRE的阅读理解,大量充斥着作者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评论,诗一般的语言都比较难懂,让人很难猜出作者的观点。而且对于具体的史实语焉不详,对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一笔带过,比如1812年战争,七年战争北美区、南北战争的过程。基本属于一本通史。另外作者对于不同内容的段落转承过于重视,相当多的文字只是为了内容过渡,意义不大。译者的文笔非常好,居然能把条理如此杂乱的书翻译成这样。
评分剑桥大学扛鼎经典 · #大学者小经典# 世界顶尖历史学家精心打磨的历史经典读本,一本书谙熟美国。 格兰教授的女性视角,作者对美国历史精彩的洞察力,以及对美国历史的把握,都非常别具一格。
评分向上取整,日常历史复习,每当我想思考自治和民主似乎都会重读一遍美国史。不得不说,美国的成长似乎是各种偶然的组合,最初就靠着这么一种有点众筹式的、有点见招拆招式的、有点宗教意味的、矛盾重重似乎又运气很好、充满着各种探索传奇的治国手段,怎么看都很意外,虽说历史没有如果,但读美国史我总会想,如果没有怎样的一件小事,如果差一些共识或者缺了点魄力,美国会不会是现在的美国。我觉得总以个人主义概括美国人民的精神内核是不公平的,他们体现公民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的方式只是不同而已,他们始终探索的焦点似乎并无关乎个人或集体,而是另一方面的问题,即自由。另一方面我对宗教于美国国民性的影响越发有兴趣,每每读到五月花号公约部分都会有些感慨,虽说是人的自治,但会有种神的旨意到达人间的感觉,是一种很特别的伟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