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出品人:
页数:456
译者:万巨玲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9232818
丛书系列:依恋三部曲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依恋
  • 精神分析
  • 心理
  • 婴儿心理学
  • 依恋理论
  • 儿童早期发展
  • 心理咨询
  • 依恋理论
  • 情感发展
  • 亲子关系
  • 分离焦虑
  • 心理成长
  • 儿童心理
  • 家庭关系
  • 情感连接
  • 安全感
  • 自我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约翰•鲍尔比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二卷。本书主要探讨了婴幼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分离的种种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亲子之间的分离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离的时间长短、分离期间是否有稳定的替代照顾者以及母亲的态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鲍尔比认为,某些形式的神经官能症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要么是由于剥夺了母亲的照顾,要么是由于幼儿与母亲人物的关系存在断裂点。母亲人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本身对于决定幼儿的情绪状态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编辑推荐:

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被心理学界公认为20世纪亲子关系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成就。

了解四种依恋类型,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

帮助为人父母者理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名人推荐:

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易春丽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阅读鲍尔比的系列书籍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义,虽然分离在这个快速的社会里显得稀松平常。

——施琪嘉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

作者简介

约翰•鲍尔比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1946—1972年以陆军精神病学家的身份长期在塔维斯托克诊所和人类关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安全焦虑与困扰
第一章人类悲伤的原型 002
第二章分离与丧失在精神病理学中的地位 026
第三章母亲在场或者母亲不在场时的行为表现:人类 035
第四章母亲在场或者母亲不在场时的行为表现: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062
第二部分
研究人类恐惧的行为学方法
第五章焦虑与恐惧理论的基本假设 084
第六章预示恐惧的行为 094
第七章唤起人类恐惧感的情境 104
第八章可引起动物恐惧的情境 131
第九章危险和安全的自然线索 145
第十章自然线索、文化线索,以及对危险的评估 159
第十一章合理化、错误归因和投射 179
第十二章对分离的恐惧 189
第三部分
对恐惧的敏感性的个体差异:焦虑型依恋
第十三章一些导致个体差异的变量 196
第十四章对于恐惧的敏感性以及依恋对象的可得性 209
第十五章焦虑型依恋及一些促成条件 219
第十六章“过度依赖”和溺爱理论 246
第十七章愤怒、焦虑和依恋 254
第十八章焦虑型依恋和儿童时期的“恐怖症” 266
第十九章焦虑型依恋和“广场恐怖症” 299
第二十章家庭背景的遗漏、压抑和弄虚作假 320
第二十一章安全依恋与自立的成长 329
第二十二章人格成长的路径 372
附 录
附录1分离焦虑:文献综述 380
附录2精神分析和进化论 400
附录3专业术语的问题 404
参考文献 40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曾经有一位我的同事听说我是学心理学的,而且是儿童方向的,她就问我“我们家孩子吃手怎么办?”我听完之后草率的就回答了挺好的,因为用嘴巴探知外部世界就是正常的发展阶段。但是同事说她孩子已经4岁了,每次都啃得手指发白...我当时是有些担心的,但是,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评分

没有和母亲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就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无法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世界充满不信任,投射到自己身上,就是最基础的、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 失去和母亲的连接后,基础安全感几乎立刻跌到冰点。当那些尘封的记忆都沉淀到潜意识最底层的时候,我们不会记得自...  

评分

约翰·鲍尔比在1950年,提出了一条原则: 我们认为,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是,婴儿和幼儿能够经历一段温暖的、亲密的、稳定而持续的母婴关系(或者是与恒定不变的母亲替代者经历这种关系),并且在这段关系中,彼此都能够得到满足和享受。 其中,“稳定而持续”的母婴关系,...  

用户评价

评分

已购

评分

鲍尔比关于依恋理论的研究著作,里面较多,实验,测量,统计等心理研究的相关内容,适用于对鲍尔比有兴趣的研究者,也适用于研究依恋理论的心理者。非大众心理心理读物。

评分

心理学

评分

减一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第二十一章出现了很多带有文化偏见的假设,例如将利他主义定义为“在大企业能很好地与人合作”,以及“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很好地适应”,这些不考虑社会对人造成的问题,直接削弱了本书的严谨性。 除去上述问题外,本书还是不错的,基本厘清了精神分析传统下的分离焦虑(阉割焦虑)、依恋关系与创伤代际传递这一系列概念,并尝试将其与主流科学范式接轨。

评分

不看了不看了,都是事后。 干活干活。 in Kangquan Library, Shangha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