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和传记作家。出身赋予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周游世界,结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以及作家和历史人物传记《三大师传》等。
茨威格非常善于对社会题材进行独到的观察和描述,尤其擅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以及人的灵魂暗影实施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神剥离与心理剖析,其深刻与准确的程度几乎无与伦比。《三大师传》为茨威格为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传记,本书直入精髓,评论并对比了三位文坛大师的创作风格和思想。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茨威格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健康的心灵上路,往往需要三类人的扶持——导师、同伴和信徒。我曾经怀抱着对神谕的憧憬,梦想能在人世间寻求一位精神的长者,满怀希望地翻开那则寓言:一个平常的午后,维根斯坦敲开了罗素的门,“老师,您觉得我是天才吗?” 好在现实温和地笑了...
评分今天本来打算读完茨威格的《三大师传》,现在看来完成不了了,这本书中蕴含的激情,带给我的感触让我来不及消化。他的小说是纤细敏感的,透视人物的内心,每一个心理活动,而这种同理心用到传记中,探索到每个作家人性深处的幽微渺远,细细将他们呈现出来,却迸发出让人痛哭的...
评分 评分看我书架就可以发现,在我心目中排名第一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二位并列着茨威格、卡尔维诺、马洛伊·山多尔、马尔克斯、加缪,第三位伊恩·麦克尤恩、三岛由纪夫、谷崎润一郎、毛姆、弗兰岑,哦更多的是没有拆过封的。 有意思的是,茨威格在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提到了西...
评分在看茨维格写的传记之前,我印象中的传记便是人物出生背景经历死亡的记叙文,一大堆时间事件,而人物的内心经历全部都用表面现象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好像作者生怕自己把自己的理解感情加入进去,又或者大多传记作家没有茨维格这样的解剖人物内心的能力,不好用自己的内心去揣摩...
茨威格是一个完全在用热情写作的作家(难以想象的生命能量)。
评分和罗曼罗兰的《明人传》差不多,是对于那三位大师作品和人生的解读,通过作品来进入作者的人生,从而来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以这个来评判作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价值,很不错的传记形式,也算是对于读这三位大师作品之外的补充。
评分80分。 茨威格这样一个天生感性而又不善于自持的人,是不应该给别人写传记的,就是写也注定不合格。如果说我们将其视为一名优秀的传记作家,那么他在呈现一个人物生平事迹方面是不够严谨的,他在评断一个人物功过伟劣方面是不够冷静的,而这些是作为对一个记录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保留和确立下来的。如果说他优秀,那么他的优秀在于再创造。因此他给别人的传记不如说是一件新的艺术品,一部以人物为原型的新的小说。只是,小说人物过多得添加了茨威格本人的意愿和价值观,离原来的“那个人”有些遥远了。诚然他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而于那些对他笔下的人物充满好奇心的读者而言,他们在面前的这本茨威格写就的小书中找到他们想要的“理智而真切”的东西的希望将少之又少。茨威格的传记,词汇大于内容,形式大于意义,不具备可靠的参照性。
评分巴尔扎克是属于社会的,狄更斯更是有他时代的局限性,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他无疑是超越时代、国界、属于全世界的。
评分对茨威格总有种很矛盾的感觉,一方面忘不了初读《象棋的故事》带来的震撼与《昨日的世界》中那种迸发于文字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耿怀于对《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失望还有《马来狂人》带给我的不适,幸好所有的失望都在这本《三大师传》中得到了补偿。茨威格的作品感情充沛,对人物的心理把握力度尤甚,其传记也更侧重于对内心的挖掘和对人道主义的歌颂,是仅有的能把人物传记写出极具浪漫色彩的作家。在他的笔下,巴尔扎克是社会的世界,是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作家。狄更斯是家庭的世界,是温和的革命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万有的世界,是人类的精神领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