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兴,60后,北京人,《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专栏作家,现定居美国。1980年,以全国文科第二名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翌年被选送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学习,并留学日本,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公派赴日留学生,后又赴美留学并定居。
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自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发表于《读书》《财新周刊》《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专栏上有关个人记忆的文章,共计25篇,分为“童年·少年”“父亲·母亲”“人事·书事”三部分,分别记录了作者出国留学前的一些时光,关于父母的片断回忆,家族历史的一瞥,难忘的人以及难忘的书。
作者对文学和音乐有着较为深厚的修养,长期出入于中西文化之间,以其对世相百态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经历的睿智思考,形成了沉稳老练、机锋櫽栝且又不失抒情的文风。其文字,独树一帜,堪称美文。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意外地好读,有节奏共振;很是吸引我,跟随一篇篇故事仿佛老了一次又一次,年少时所凝望的星空,这么多年总在宁静时呼应闪烁。喜欢王小波的读者大概也会喜欢里面的那几章吧。越看到后面越觉得自己没文化,像傻子听笑话,对典故无所知。
评分20171030 看过了,世家子弟有见识,其它没什么。
评分情深而意切,看时间流逝,听岁月唱歌
评分干货满满的好书。个人记忆专栏文章25篇,分三部分:童年﹒少年、父亲﹒母亲、人事﹒书事;李大兴:1960年生,打小软骨病,自学成才,20岁由北京大学保送日本留学,1989年离日赴美在公司工作,2015年辞职从事文学和音乐;小学一年级就辍学在家,父亲李新(1918-2004,参加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后去社科院)早年参加学生运动后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者,母亲于川出身官宦家庭,燕京大学毕业。8年在家躲过教化,10岁坐公车狂逛北京城,冬天在天坛公园孤身一人,感谢黎澍先生(1912-1988,历史学家)的藏书,16岁看到西方经典,打下怀疑和宗教精神的基础。与父亲一起听邓丽君的《我心深处》;年事既长能够明白父亲的避官和躲闪背后的人生智慧。王小波大8岁,小时候背过我,1976年靠在他的床上读他的手稿小说。
评分这书名是编辑给他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