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舍
(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等。朱光潜先生1983年撰文称:“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从文与老舍。”
译补/赵武平
著名翻译家,专栏作家。随笔代表作《阅人应似阅书多》(读书 生活 新知 三联书店,2015)、《人如其读》(中华书局,2013);译著有《柳林风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主编《王尔德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美国文艺书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等。
《四世同堂》完整版首度面世!首次完整收入小说第三部《饥荒》散逸的后16章(段),比现行所有版本多出10万多字。
《四世同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老舍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小说以北平城内“小羊圈胡同”中的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描写了抗战期间处于沦陷区的北平人民的悲惨遭遇和艰苦抗争,生动地刻画了他们从日本侵略者兵临城下时的惶惑不安,到在铁蹄下忍辱偷生,最终逐渐觉醒、奋起反抗的全过程,既辛辣地讽刺和抨击了投降派的为虎作伥,更史诗般地展现和歌颂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它是一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
由于文革时期原稿第三部丧失,《四世同堂》一直没有完整版本出现,这次根据最初未经发表的英文译稿重新译回的第三部后16章,《四世同堂》得以完整出版,恢复了一代文学名著的原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从此文学爱好者可以完整地阅读到这部文学经典,不再带有任何缺憾;同时,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也将以这个完整版为新的基准,重建相关标准和认识。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分为《惶惑》《偷生》和《饥荒》三部。其中,第三部《饥荒》因各种历史原因未能完整发表,手稿也在变故中遗失,始终是一大遗憾。 2014年,经多方努力,赵武平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的浦爱德档案中,找到了《四世同堂》的英文译稿,其中第三部《...
评分 评分0. 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四世同堂》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小学六年级暑假,我用四五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四世同堂》,只觉得如痴如醉,一个崭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大门。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第一次回过头来重读这本书。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的开头就开宗明义:“...
评分拿到书的那一刻,觉着以过去的阅读速度,应该是能在今年4月3日《四世同堂》话剧在中山公演前看完,结果直到今天凌晨才真正结束。理由应该有二:一来我忘记了自己现在是庸庸碌碌的上班族,不像过去念书的时候有一大段一大段空余时间;二来我不曾想《四世同堂》是如此艰涩的一本...
补译更充实了,比原来马小弥译的缩写本并没多重大的发掘。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最后钱默吟的悔过书,之前的版本一个字没有。无聊无耻的汉奸,麻木忍耐的小羊圈。老舍爱这个北京吧?但就是这样的北京,把他逼上了绝路。
评分小孩子是没有信仰的,什么东西供养他长大,他将来就信仰什么。青年人是最容易动摇的,什么东西常常煽动在他耳边,他就信仰什么。中年人终于有了信仰,可他总是因为盘根错节的东西丧失了为信仰买单的能力。老年人有着坚定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活着。
评分经典不愧是经典,世态炎凉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就是一幅幅的厚重的画卷。人性的细节表现的分毫毕现,这就是笔力与积淀
评分小孩子是没有信仰的,什么东西供养他长大,他将来就信仰什么。青年人是最容易动摇的,什么东西常常煽动在他耳边,他就信仰什么。中年人终于有了信仰,可他总是因为盘根错节的东西丧失了为信仰买单的能力。老年人有着坚定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活着。
评分中国最伟大的长篇的完整版 是从英文译回来的;中国最爱国的作家 是被自己国人逼死的. 这是啥样的irony?||读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