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霍华德•钱德勒•罗宾斯•兰登(Howard Chandler Robbins Landon,1926年3月6日 - 2009年11月20日)是美国著名音乐学家、新闻记者、历史学家和媒体人。兰登于1949年创立了海顿协会,其目标之一就是研究和发表海顿作品,并著有五卷本著作《Haydn: Chronicle and Works, between 1976 and 1980》。
此外,他还出版了五本有关莫扎特的书籍,包括《莫扎特与共济会》《莫扎特与维也纳》《莫扎特:黄金时代》和《1791,莫扎特的最后一年》等,这些著作以大量一手资料为支撑,客观而清晰地描绘出莫扎特的音乐人生,淡化了人们以往对于这位作曲家的神化解读,以事实阐述破解种种传说与流言。
1791年的最后一个月被罗宾斯•兰登称为“音乐史上最大的悲剧”——35岁的莫扎特英年早逝。这次事件被各种谜团和阴谋论包围,如中毒论和对性丑闻的指控。兰登教授试图拨正这些错误说法,重建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书中对《魔笛》《安魂曲》等作品进行了详细讨论,并试图厘清莫扎特与共 济会、与萨列里的关系等。
载《国家大剧院》2015年11月刊,请勿转载。 标题是新起的。 ========== 莫扎特毫无疑问是最受喜爱的作曲家,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充满各种谜团,也为人津津乐道。尤其是他生命最后一年的大起大落和悬而未解的死因,两百年来引来种种假想和戏说。1984年的电影《莫扎特传》(Amade...
评分普天之下,大概没人不知道莫扎特的。从不听音乐的,恐怕也不敢说自己从没有听过莫扎特的作品。那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所用曲调就来自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1984年...
评分普天之下,大概没人不知道莫扎特的。从不听音乐的,恐怕也不敢说自己从没有听过莫扎特的作品。那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所用曲调就来自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1984年...
评分载《国家大剧院》2015年11月刊,请勿转载。 标题是新起的。 ========== 莫扎特毫无疑问是最受喜爱的作曲家,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充满各种谜团,也为人津津乐道。尤其是他生命最后一年的大起大落和悬而未解的死因,两百年来引来种种假想和戏说。1984年的电影《莫扎特传》(Amade...
评分H.C.罗宾斯·兰登,美国著名音乐学家,新闻记者、历史学家和媒体人。其头衔中的两项音乐学家和新闻记者所产生的化学反应,结果会是什么呢?与音乐家为主角的书籍。《莫扎特与共济会》、《莫扎特与维也纳》、《莫扎特:黄金时代》、《1791年,莫扎特的最后一年》等,就是兰登...
其实也不尽客观,作者还是有一定的莫扎特粉丝滤镜。毕竟史料有太多不同版本,参杂谣言真假难辨,要理出真相没那么容易。不过还是有尽力去还原一些历史,比如为萨列里和康斯坦策洗刷冤屈,比乱编的电影要好太多。(莫扎特的悲剧告诉我们,早睡早起身体好,熬过的夜迟早要还的。
评分如果人类存在的意义遭遇质疑,莫扎特留给我们的东西可以被看作是人类最有意义的造物之一,也许,它也是我们最终得以存续的微渺希望。
评分这么些年后才出中译本,还说啥好呢。这种扭曲的时代,指望它能起到多少正本清源的作用?
评分基本就和破案一样哈哈哈
评分3.5。起首对莫扎特经济状况的考证未免枯燥,后面叙事流畅起来,但干货又没想象的多。最有意思的还是莫扎特、海顿等人与共济会的关系。看到作者还有一本专论《莫扎特与共济会》,倒是更想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