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申丹,北京大学学士、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和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文体学研究会会长、英国Languageand Literature期刊编委、欧美JLS: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期刊编委、英美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native Theory顾问编委。出版《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合著,第一作者)等专著,《解读叙事》、《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合译,第一译者)等译著,在北美、欧洲,以及国内CSSCI源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在欧美发表的论文有20多篇被A&HCI收录),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申丹
出品人:
页数:3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6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902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研究 
  • 申丹 
  • 欧美文学研究 
  • 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理论 
  • 文体学 
  • 叙事学 
  • 下一单 
  • 2019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申丹老师是我特别敬仰的一位教授,她是中国叙事学文体学方面的学术带头人。我第一次接触叙事学学习叙事学就是看的申老师的书。老师亦驰名国际,在欧美主流核心期刊上发文数十篇,更多次参与国际叙事学会议。这本书上篇厘清了叙事学术语上的一些矛盾和错误之处,给出了自己的思考,颇有洞见。下篇是八部短篇小说的文本细读,基本上都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不少学术观点和前人迥异,颇多大胆创新之处,且有令人信服的论据支撑。读来不得不佩服申老师文本细读的功力。老师针对叙事学文体学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提出将叙事学文体学相结合,进行“整体细读”的文本分析方法。八篇文本细读值得反复阅读,是对文本进行整体细读的极佳范例。

评分

为了写论文来读这本书,前半本对于我这个不太了解叙事学和文体学的人来说读起来比较吃力,后半本结合文本就比较易读了,总体来说还是很有收获的

评分

为了写论文来读这本书,前半本对于我这个不太了解叙事学和文体学的人来说读起来比较吃力,后半本结合文本就比较易读了,总体来说还是很有收获的

评分

申丹每次提到隐含作者时都有种拉大旗作虎皮的感觉,而且越解释越乏味。她将隐含作者的定义一分为二,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方面来考察:隐含作者是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立场和方式来写作的正式作者,也是文本隐含的供读者推导的这一写作者的形象。然而实际阅读中前者往往和作者意图一样难以确定,最终仍然不得不诉诸后者才能构建——前者是和艾柯文本意图一样的鸡肋概念。申丹的解决之道是以后者结合作者生平史料来全面研究——那么所谓隐含作者的概念其实就是老生常谈的过度阐释问题,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申丹贯穿全书的夸耀实在滑稽,不过她叙事学结合文体学的思路我非常赞同,这种方法着眼于文学自身的特色,不像某些憎恨学派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且本书下篇的评论也时有切中肯綮之处,值得细看。但申丹也没必要把常见方法垄断为整体细读。

评分

申丹每次提到隐含作者时都有种拉大旗作虎皮的感觉,而且越解释越乏味。她将隐含作者的定义一分为二,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方面来考察:隐含作者是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立场和方式来写作的正式作者,也是文本隐含的供读者推导的这一写作者的形象。然而实际阅读中前者往往和作者意图一样难以确定,最终仍然不得不诉诸后者才能构建——前者是和艾柯文本意图一样的鸡肋概念。申丹的解决之道是以后者结合作者生平史料来全面研究——那么所谓隐含作者的概念其实就是老生常谈的过度阐释问题,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申丹贯穿全书的夸耀实在滑稽,不过她叙事学结合文体学的思路我非常赞同,这种方法着眼于文学自身的特色,不像某些憎恨学派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且本书下篇的评论也时有切中肯綮之处,值得细看。但申丹也没必要把常见方法垄断为整体细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