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近三百年间山西乡村社会地理的研究专著。作者从地理学的视角入手,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方法,结合田野调查的亲身体验,对山西乡村农户的构成与农业生产空间、基层管理与空间秩序、婚姻圈的空间范围、商业活动与村民出行距离、乡间祭祀的空间表现、水利管理与社会组织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综合考察,从而呈现出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地理的基本面相及其村民生活发展的历史轨迹。作者提出一个核心论断:“十里八村”乃是近代山西乡村互有关联的村际交往空间、村民认知的大致范围和见识的地理空间。进而认为,通过集市交易构成的社会交往范围奠定了婚姻、祭祀等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本书揭示了近代社会剧烈变动情势下,传统理念与习俗对山西乡村社会或村民生活的实际影响和控制力。研究对于区域性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中心教授。多年从事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与环境变迁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教委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各类国家基金以及国际合作多项。
主要著作有《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等。2008年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emmmm,作为一个成熟的学者,写出这样的文章我觉得不应该。 最主要的问题是问题意识不够清楚,或者说行文始终没有很围绕问题。 1.最主要的一点,前言没有做文献综述让我很惊讶。。。甚至都没有对“十里八村”做一个定义。最起码这个概念应该不是不证自明的吧?这倒是一个虚数?...
评分emmmm,作为一个成熟的学者,写出这样的文章我觉得不应该。 最主要的问题是问题意识不够清楚,或者说行文始终没有很围绕问题。 1.最主要的一点,前言没有做文献综述让我很惊讶。。。甚至都没有对“十里八村”做一个定义。最起码这个概念应该不是不证自明的吧?这倒是一个虚数?...
评分作者的核心观点,“十里八村”是近代山西乡村互有关联的村际交往空间、村民认知的大致范围和见识的地理空间。而且进一步认为,通过及时交易构成的社会交往范围奠定了婚姻、祭祀等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本书为我们认识近代及近代以前的乡村社会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即以地理空...
评分emmmm,作为一个成熟的学者,写出这样的文章我觉得不应该。 最主要的问题是问题意识不够清楚,或者说行文始终没有很围绕问题。 1.最主要的一点,前言没有做文献综述让我很惊讶。。。甚至都没有对“十里八村”做一个定义。最起码这个概念应该不是不证自明的吧?这倒是一个虚数?...
评分作者的核心观点,“十里八村”是近代山西乡村互有关联的村际交往空间、村民认知的大致范围和见识的地理空间。而且进一步认为,通过及时交易构成的社会交往范围奠定了婚姻、祭祀等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本书为我们认识近代及近代以前的乡村社会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即以地理空...
富有启发性的一本书,确实达到了书评所说的“研究对于区域性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运用的研究方法值得学习与借鉴。可惜作者的注释注的不清晰,有的地方明显是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方法(或是著作)但并没有给出注释,文献方面有待加强,相关的文献资料应该还有很多,如果更加细致的摸一摸的话,估计会有更好的成果。
评分一本很有意思的社会地理史视角的论著,凭借着大量散落于各种典籍文献之中的常规史料,以山西近三百年间村民的活动与交际范围为核心问题线索,梳理出这一时期山西乡村在生产空间、基层管理、婚姻范围、商业活动空间、祭祀与社会交往、水利建设与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社会变迁史全貌。尽管有批评认为本书理论性不足,但就经验研究层面而言,作者对史料的搜集、梳理、还原与再述,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
评分当时做了推送之后,就买了这本书读了一下。其实韩老师的问题意识是好的,但是太过经验描述,并没有详细分析十里八村作为人们的地理空间到底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人们的各种活动体现了十里八村的地理空间,这个解释力就有点弱了。
评分回家路上读完了这本写家乡的书,情怀都是有代价的。稍微熟悉一点农村研究的都会觉得这本书没啥新意,材料都很常规,写法也无趣,除了强调“一日内往返”和经常测量距离外,没看出跟“地理”有啥关系。每章的话题,无论是祭祀还是水利,别人都有更好的研究。框架很周正。
评分不少启发,虽然是薄薄的一本,但背后的史料相当丰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