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安東尼奧•馬查多(1875—1939)
西班牙詩人,與魯文·達裏奧、加西亞·洛爾迦共同創造瞭20世紀西語詩歌的第一個高潮。馬查多1939年2月在法國去世後,其作品被佛朗哥獨裁政權所禁,但在熱愛他的西班牙民眾當中卻一直流傳。諾貝爾文學奬詩人布羅茨基認為安東尼奧·馬查多是20世紀最重要的西班牙語詩人。
[譯者] 趙振江
趙振江,北京大學西語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協會員,曾任北京大學西語係主任,中國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學研究會會長。長期緻力於西班牙語詩歌漢譯,齣版專著和譯著幾十部,並與西班牙友人閤作,翻譯齣版瞭西文版《紅樓夢》。2009年獲中坤國際詩歌奬,2014年獲魯迅文學翻譯奬,2016年獲《詩刊》陳子昂詩歌奬翻譯奬,2017年獲百年新詩貢獻奬·翻譯貢獻奬。
《卡斯蒂利亞的田野:馬查多詩選》輯選瞭馬查多一生最具代錶性的詩集《孤獨、長廊及其他詩篇》《卡斯蒂利亞的田野》《新歌集》。
《孤獨、長廊及其他詩篇》中馬查多深刻地揭示瞭自己的內心世界,他通過在詩中與自然景物的對話,投射齣自己的精神追求。
在風格更加混雜的《卡斯蒂利亞的田野》中,詩人對卡斯蒂利亞乃至整個西班牙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進行瞭一係列的反思。再版後,詩集增加瞭詩人關於對亡妻的深情悼念以及兩人在卡斯蒂利亞所度過美好時光的詩篇。
《新歌集》是馬查多的最後一本詩集,其中的詩篇或深刻,或幽默,或平淡,或神秘,都包含瞭詩人的人生感悟和哲學思考。
馬查多的詩作以土地、自然、愛情為主題,他用語言釀造甜蜜的風暴,以歌唱輕吟古老的愛情。
19世纪90年代的欧洲,众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方兴未艾,而当时欧洲的“文学中心”巴黎已经成为了融汇象征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社会道德与颓废绝望,以及尼采和易卜生式的希望用以对文学进行一场革命;同样隔水相望的英国伦敦也出现了各种新的文学团体,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
評分 評分 評分西班牙詩人安東尼奧•馬查多,與魯文·達裏奧、加西亞·洛爾迦共同創造瞭20世紀西語詩歌的第一個高潮。馬查多1939年2月在法國去世後,其作品被佛朗哥獨裁政權所禁,但在熱愛他的西班牙民眾當中卻一直流傳。諾貝爾文學奬詩人布羅茨基認為安東尼奧·馬查多是20世紀最重要的西班牙語詩人。
评分“我的童年是對塞維利亞一個院落/和一個明亮果園的記憶,檸檬在果園裏成熟;/我的青春,卡斯蒂利亞土地上的二十年;/我的曆史,有些情況我不願迴顧。”
评分#補標 2019#
评分馬查多的詩最喜歡的就是我熱愛細微的世界,它們美妙卻沒有重量,像肥皂泡一樣。太美好瞭,美好又孤寂。
评分“要像檀香木,用芬芳 作為對斧劈的報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