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列维塔斯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布里斯托尔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欧洲乌托邦学会创始人之一、前任主席,威廉·莫里斯学会副主席。1949年生于英国伦敦,1979年起任教于布里斯托尔大学社会学系,曾担任该系主任。列维塔斯的乌托邦研究涵盖乌托邦思想史、乌托邦社会理论、乌托邦与音乐多个主题,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其代表作《乌托邦之概念》(1990/2010)被视为当代乌托邦研究的基石。她在当代政治意识形态和话语、社会不平等、劳工等研究领域亦卓有建树,著有《包容性社会?社会排斥与新工党》(1998/2005)。2012年获北美乌托邦学会莱曼·托尔·萨金特杰出成就奖。
在这本极具影响力的著作中,李维塔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乌托邦概念的含义与意义的绝佳导论,作者探讨了来自文学和社会理论的丰富材料,以论证乌托邦的深厚历史和分析的多元性。李维塔斯将乌托邦置于现代想象力的语境内,检视了许多论述现代性的思想领袖对乌托邦概念的运用方式: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卡尔·曼海姆、罗伯特·欧文、索莱尔、布洛克、威廉·莫里森与马尔库塞。乌托邦至今仍是想象和生产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最有利的世俗性概念,根据本书作者,乌托邦是在文本和政治实践中对更好生活方式的欲求的一种表达,而乌托邦的渴求至今在文化和政治中仍是一种积极的元素。而本书作为一个经典文本,对许多学科内的研究者而言都是无价的智识瑰宝。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蛮好的梳理史,感觉是从马克思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维度切入乌托邦,宗教方面比较少提到,对每个思想家都做了凝练而深度的评价,很不错的乌托邦入门书。最后一章讲马尔库赛的“美国梦”,批判哲学的入门书,他对弗洛伊德的化用很有启发意义。尤其是对压抑和额外压抑的区分解放了我的思想,他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是充足,而非超级充裕,他强调“需求改造”,从而实现另一种生活方式,抑或对单向度的人的突破。
评分只是一本阐述几个重要思想家乌托邦理论的综述,即非读本,又缺乏个人对这一概念深入探讨。甚至也几乎未涉及个人最感兴趣且文章之初也曾暗示过的科幻与乌托邦文学之结点。只能算是一本倾倒了不少书名号和人名的ABC指南吧。PS.见过译者小姐姐她上次分享自己攻读推想小说研究的那些经历还是让人挺羡慕的_(:з」∠)_
评分可以。
评分蛮好的梳理史,感觉是从马克思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维度切入乌托邦,宗教方面比较少提到,对每个思想家都做了凝练而深度的评价,很不错的乌托邦入门书。最后一章讲马尔库赛的“美国梦”,批判哲学的入门书,他对弗洛伊德的化用很有启发意义。尤其是对压抑和额外压抑的区分解放了我的思想,他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是充足,而非超级充裕,他强调“需求改造”,从而实现另一种生活方式,抑或对单向度的人的突破。
评分既不是一部全面丰赡的乌托邦思想史,也不是一部对乌托邦扎实的政治哲学/政治神学分析。说得好听一点,是关于乌托邦这一概念的知识社会学考察;说得不雅一点,就是一本啰啰嗦嗦300页的乌托邦研究综述(所以作者也没有涉及柏拉图、莫尔、康帕内拉等基本人物),这种倾向在第一章和最后两章尤为突出,几乎让人难以忍受。中间几章相对细致地考察了几个人物:马恩、索雷尔、曼海姆、布洛赫、威廉·莫里斯,最后是马尔库塞。其中比较精彩的当属布洛赫一章,但这是在如下意义上说的:布洛赫的《希望原理》国内只出了第一卷,而作者在此章大段复述了《希望原理》二三卷的内容。总的来说,作者欠缺充分的理论整合能力,没有提出什么自己的创见,但如果期待没那么高的话,也不失为一本20世纪乌托邦ABC读。译笔不错,但前后个别译名没统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