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山真男(1914-1996年),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并获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分别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和名誉文学博士。其政治学被日本学界称为“丸山政治学”。著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1952年)、《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1956-1957年)、《日本的思想》(1961年)、《忠诚与叛逆——转型期日本的精神状态》(1992年)等。
陈力卫,现为日本成城大学教授,译有《风土》(和辻哲郎著),列入商务印书馆“日本学术文库”出版。他同时为“日本学术文库”主编之一。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是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学者丸山真男的代表著作之一,收录了作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约十年间发表的有关政治学及现代政治问题的主要论文。丸山被称为日本战后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他对日本现实政治的分析和看法,基本构成了战后日本政治学的走向,也由此诞生出“丸山学派”。
本书初版1957年由日本未来社出版,1964年出版增补版,删去之前的两篇文章,第三卷增加了两章,并在旧版追记上增加了新的注解,更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增补版至今重印160多次,经久不衰。
关于德性与政治这个问题,我想首先阐明各自概念的重要源流与变革,即古希腊和基督教对于二者的看法和马基雅维利对上述两大传统的颠覆,最后考察现代政治语境中两者的关系。 关于德性与政治两大古典传统 在古典世界中,人对于德性都还保留着美好的想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
评分 评分关于“主义”,很多人写过,各种主意满天飞,然鹅,大部分是没有价值的东西,俗话说就是垃圾。最近小余英时(王汎森)的书——《思想是一种生活方式》——很火。其实这个书有点名不副实,因为篇幅最长的似乎是其中谈主义的那一篇。王氏所涉及的主义时代恰恰和丸山真男《现代政...
评分《极端国家主义的逻辑与心理》和《军国统治者的精神状态》是两篇令人癫狂的论文,丸山真男在将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阿伦特的观察)对比的过程中,其实推出了许多乍一看不可思议的论点。比如无责任体制、权力的矮小化、对既成事实的屈服、没有自由主体而只有在前现代的“关...
190823丸山谈大众社会里个人的原子化易受媒体影响的状态是“法西斯的温床”与阿伦特的“人类的孤立和孤独是产生极权统治的先决条件”达成了共识 p18谈权力金字塔下人的被压迫与压迫 以及后文对战犯辩解理由的分析 勾起了我强烈兴趣 18-06-09 豆友评价非常高
评分最好看的还是第一卷。丸山立场不可不谓昭然:明治后由“攘夷”发展成“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旧)民族主义高涨,以天皇为中心的绝对价值一再侵入私人领域,日本亟需一场民主主义革命,以扭转畸形的极端国家主义,塑成新的民族主义。抛弃自由共产之别,以革命与否划分阵营,将法西斯主义定义为反革命(“能动的虚无主义”),呼吁建立良好的说服氛围,是丸山意欲所在。可惜丸山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太过乐观,我想知道八十年代后他还会怎么看彼岸的这段历史。
评分这个反思意识实在是很厉害了
评分对于法西斯主义的分析全都是好词好句,但是主旨有点零散,感觉抓不住丸山的整体思想和内核。
评分东洋诸国并非在国际社会的内部自我觉醒的,而不妨说它们是在“国际社会”的武力或武力威胁之下——被强迫拉入的。于是,东方各国朴素的民族感情到处首先表现为对外来欧洲势力压迫的反抗。在中国和日本最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的都是旧国家的特权统治阶层。他们的“民族意识”所带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要防卫传统政治即社会体制免遭欧洲基督教和产业主义的浸润。(这与欧洲正好形成对照,因为在欧洲作为旧统治阶级的贵族恰恰是世界主义的,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相反是民族主义运动的主力军。)我们如果姑且把该种第一阶段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相区别,称之为“前期”民族主义,那么它的典型表现就是“攘夷”思想。但只有日本一边听凭上述的“前期”民族主义的诸特性浓厚地残留着,一边便同近代民族主义发展到末期的变质形态,即帝国主义,一拍即合地勾结上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