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

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铉淑,1964年生于韩国全州。1986年毕业于首尔西江大学历史系。1999年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美术史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1年在《首尔新闻》当记者。现任梨花女子大学研究生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与美术史。曾发表《东魏北齐宝塔纹研究》、《响堂石窟火焰宝珠纹研究》、《中国南北朝时代宝珠纹研究——以墓葬美术为中心》、《北响堂石窟北洞的转轮圣王象征》(后两篇论文以韩文发表)等论文。

出版者:文物出版社
作者:苏铉淑
出品人:
页数:28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023134
丛书系列:考古新视野丛书
图书标签:
  • 佛教 
  • 魏晋南北朝 
  • 考古 
  • 艺术史 
  • 历史 
  • 佛教美术 
  • 魏晋南北朝史 
  • 艺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部论文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在对目前中国北方考古发现的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标本,以及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这一时期的佛教石窟寺遗存,以及中外博物馆的有关藏品,进行了考古学的分区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这一时期装饰纹样发展演变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的典型纹样,再进行深入探究。

引论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与壁画墓的发现及研究

1.佛教石造像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三 关于研究方法

上编 纹样概要研究

第一章 佛教造像

一 邺城地区

二 太原地区

三 青州地区

四 定州地区

第二章 壁画墓

一 墓道

二 甬道

三 墓室

下编 重点纹样研究

第一章 宝塔纹的形制特征与含义

一 南北朝晚期宝塔纹的形制特征

1.南朝(梁)

2.北魏

3.东魏北齐

4.西魏北周

二 (覆钵顸)单层方塔的含义

1.多宝塔

2.阿育王塔

三 宝塔纹的流行背景

1.阿育王塔信仰与北齐皇室

2.佛国土的象征物

3.佛舍利塔的礼拜与除诸障碍

四 小结

第二章 佛教艺术中的宝珠纹——以响堂石窟“珠柱”为中心

一 北朝晚期诸石窟宝珠纹的形制特征

1.龙门、巩县石窟

2.响堂石窟

3.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 响堂石窟宝珠纹的来源及含义

1.在中国,“珠柱”的出现

2.作为净土的象征物宝幢“珠柱”

3.阿育王柱和响堂石窟的“珠柱”

三 小结

第三章 树木纹一以定州地区双树纹为中心

一“圣树”的形式

1.中原式圣树

2.芒果系圣树

二 南北朝时期树木纹流行的情况及其背景

三 从树木纹到双树纹的转化:“双林”与净土思想

五 关于“龙树”

第四章 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一 南北朝时期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1.墓室壁画(画像砖)

2.墓碑与墓志盖

3.石棺与石棺床

二 宝珠作为日月与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 在墓葬艺术中宝珠纹流行的背景

1.佛教艺术的影响

2.宝珠的圆形化和中国内地胡人的活动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避火珠,挖卡卡

评分

太棒了!临摹之。

评分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7月3日捐赠

评分

不知司马光关于高欢洞的造谣来源是啥,不过司马光顶着“著名史学家”名头捏造事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貌似演绎法进驻考古学应该有很大市场(从莲花瓣尖的锐利还是平缓、火焰纹的抽象还是写实就能推出blabla) PS,这书颇让人享受了一下“味同嚼蜡”的阅读快感,门外汉看着真真没意思= =

评分

材料详实,观点明确,可做纹饰研究的样本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