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为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分为"历史篇"和"文学篇"两大部分。正如书稿副标题所题示的,作者以"贵族社会"为理论基点,全书论述主要围绕"贵族"这一关键词展开。作者对南朝社会的这种认识,乃借鉴自日本史学界。
"历史篇"部分,作者从南朝"贵族社会"及"贵族制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史料,勾勒出王融的人生梗概,结论尚属客观。作者在"绪言"中将"中世贵族文学"分为三大类型--"宫廷文学"、"朝堂文学"、"贵族生活文学",书稿"文学篇"部分,大致按照这种分类对王融文学创作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林晓光(1982- ),浙江大学文学院教师。
我不是一个善于学术的人,写的也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书评。 我听过几次林老师的讲座,留下很深的印象。林老师是一个有才情的人,在学术圈是难能可贵。最近我越来越觉得,学术圈只适合两种人生存,一种是如仇鹿鸣老师、程苏东老师这样,有才情有实力的;一种是那些吃透学术规则,玩...
评分我不是一个善于学术的人,写的也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书评。 我听过几次林老师的讲座,留下很深的印象。林老师是一个有才情的人,在学术圈是难能可贵。最近我越来越觉得,学术圈只适合两种人生存,一种是如仇鹿鸣老师、程苏东老师这样,有才情有实力的;一种是那些吃透学术规则,玩...
评分我不是一个善于学术的人,写的也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书评。 我听过几次林老师的讲座,留下很深的印象。林老师是一个有才情的人,在学术圈是难能可贵。最近我越来越觉得,学术圈只适合两种人生存,一种是如仇鹿鸣老师、程苏东老师这样,有才情有实力的;一种是那些吃透学术规则,玩...
评分复旦林晓光老师的这本书写的实在是很好。立论中允平和,引用材料精细绵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结构分明,前论人物,后论作品,十分可观。不仅为我们描述了王融作为六朝风流背景下的典型的文人士大夫的鲜明画像,还为我们剖析了其性格形成与行事铸就的种种可观因素和主观条件...
评分关于“贵公子孙”作者认为指的并非是“尊贵的公子”,而是“贵公之子”,并举出《晋书职官志》“兰卿受羁,贵公显戮”……这里的贵公实际上指高贵乡公曹髦,兰卿为曹魏齐王曹芳之字,此处贵公乃是史官省称曹髦,与作者所解释之贵公无关。 另外贵公开始在魏晋应该是没有严格的身...
一部文史兼擅的个案研究佳作。除了就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的辨论而出新见之外,书中有诸多关于六朝文史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敏锐省思,对文史研究存有启发意义。
评分好书,应该重出。
评分读了李书和林书之后,给我以很大震撼,没想到文学史研究今天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令人欣喜又感觉到了压力。将文体文体重新拈出考察文体、士族、文化的关系,新意迭出。历史学和文献学的手法交互使用,新的思考见诸其间,读来令人畅快。个人认为最好的是“文学篇”的6、7、8章和终章。但行文中多见日式抒情式表述,则要减半颗星。
评分断断续续翻过部分。
评分强调在宏观理论支撑下对具体人物、事件等的微观分析,方法论很有开拓幸,同时得出许多新颖的结论!!!!超赞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