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道路

伟大的道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50年5月6日,美国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与世长辞,临终留下遗嘱:把骨灰埋在中国,遗物交给朱德总司令处理……这位“像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热爱中国”、“经常忘记了自己并不是中国人”的美国人,就是以这样一种令人震撼的方式表达了她对中国人民和朱德元帅的诚挚感情。而在此前,倾注了她全部心血创作的传记《伟大的道路》,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朱德同志60岁以前的传奇经历和走过的革命道路,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壮丽多姿的画卷,是国际友人描写中国革命史不可多得的经典名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出品人:
页数:539
译者:
出版时间:1979-4
价格:1.25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朱德;历史 
  • 传记 
  • 朱德 
  • 史沫特莱 
  • 历史 
  • 党史 
  • 人物 
  • 史沫特莱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朱德是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中建树了丰功伟绩的人民领袖之一。他的思想、品格在中国人民中受着毋庸置疑的尊敬和爱戴,他的革命经历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周恩来语)。在这本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朱德和整个中华民族一起在危机中开始觉醒,在黑暗中不断摸索的奋斗历程,同时也感悟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熔铸在一起所焕发出的生命之光是多么绚丽。史沫特莱用细腻的文字让我们一步步走近朱德:他是一个单纯、亲切、平易近人的人,他努力工作,丝毫没有使自己成为个人英雄的兴趣。……不论以他的哪一部分来看——从声音、动作,以至他的每一个脚步,都充满了大丈夫气魄。……我注意到,他的脸并非没有表情,而是蕴藏在心头的感情强烈地在脸上显现出来。

是的,朱德内心深处有丰富的情感,这情感就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书中有一段朱德回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文字,读来十分令人感动。他说:“我违背了古代相传的孝道,可是自觉对家庭的忠诚,应该服从于更大的忠诚——对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忠诚。一个人不能把自己局限在家庭里。虽然是农民的子弟,我现在明白,我并不是一个一脚站在地里,一脚站在学校里的农民,而是已经转换到另一个阶级去了。走回头路已是太迟,而且我也不打算回头。我已经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革命者的忠诚是对忠诚的革命者的最好诠释。正是有了这忠诚,成就了朱德的一世英名,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恰如其分地赋予朱德“红军之父”的称谓。他是红军之父,他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在井冈山,他同战士一起下山挑粮;在延安,他和身边工作人员一起种菜、拾粪。进城以后,他仍然保持这种优良作风,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同甘共苦。自从1955年我国实行军衔制以来,朱德从未拿过元帅的工资,因为他为自己立下了一条不为人知的规定,那就是,各方面的待遇不许超过毛泽东和周恩来。他是没有拿过元帅工资的共和国第一元帅。不仅如此,他还一向教育自己的儿女孙侄们,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临终前,他嘱咐他的老伴和战友康克清,把两万多元的积蓄全部交给了党,不为子孙留下分文。

清人蒲松龄曾经有云,“置身青云毋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朱德不可谓不是这样的人,他是永远的红军之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虽然小时候跟着大人为了丰富自家餐桌种过地,但是一点也不了解农村,与大多数在城镇中生活的人一样,有各种肤浅的偏见、无知和凭空的想像。即便利用看国保的空闲,转了山西的数百个村子,有意识的拍了一些照片,也不能说了解农村,甚至表面的肤浅的了解也不存在。 直到某个接...  

评分

标题非常贴切,对于朱德的人生来说,共产主义道路确实是伟大的道路。 此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早期传记作品,但严格来说又不完全是个人传记作品,可以说是以朱德为代表的中国革命的传记。 朱德出身贫农,在千辛万苦读书后并没有走上升官发财的道路,而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先...  

评分

在其中一人准备离开仪陇县之前,五个人聚在一起开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共同发誓:在将中国从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压迫下解放出来之前,决不求官,不做官,不取妻,并愿为此而献身。这并不是所谓准备追随共产党的热血青年,仅仅是刚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仪陇县创办新式学...  

评分

一个住着全家五六口人的茅草房,里面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一口锅。有的是在泥土地板上铺一层稻草,人直接睡在上面,有的就把门板拆下来晚上当床睡觉。通常,作为佃农,就种上几亩地,向地主交的地租高达七成甚至九成。这,就是封建社会下广大农民的家庭状况。   也许你没什么...

评分

虽然小时候跟着大人为了丰富自家餐桌种过地,但是一点也不了解农村,与大多数在城镇中生活的人一样,有各种肤浅的偏见、无知和凭空的想像。即便利用看国保的空闲,转了山西的数百个村子,有意识的拍了一些照片,也不能说了解农村,甚至表面的肤浅的了解也不存在。 直到某个接...  

用户评价

评分

书中关于朱德童年、青年时代的一些内容还是挺有看头的。你能从中了解到,在100多年前,一个四川普通农村家庭的种种生活形态,人际关系。包括在受到外来思想冲击之时,普通民众究竟是什么样的反应。诸如此类,还是挺有价值的。至于说之后的,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建立江西苏区,包括长征乃至此后的抗战,内容上也就和我们平时能够看到的历史书没有太多区别了。

评分

奇女子,伟丈夫!

评分

一部红军史,一个角度的中国近代史

评分

非常值得一读的朱德传记,美国女作家史末特莱是真的热爱中国,也热爱朱德,整本书读下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她对朱德的喜爱。所以有了这本非常难得的传记。书里面可以看到从清末到抗战的中国底层社会,会感慨革命者的坎坷与坚定意志,还可以了解到朱德元帅更立体的面,了解之后会更尊敬他,喜欢他。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热爱交响乐,对伍若兰感情极深,还有关于其他共产党军队高级官员的有趣描写。总之,处处体现出来那个时代的某种纯真和坚定。

评分

非常值得一读的朱德传记,美国女作家史末特莱是真的热爱中国,也热爱朱德,整本书读下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她对朱德的喜爱。所以有了这本非常难得的传记。书里面可以看到从清末到抗战的中国底层社会,会感慨革命者的坎坷与坚定意志,还可以了解到朱德元帅更立体的面,了解之后会更尊敬他,喜欢他。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热爱交响乐,对伍若兰感情极深,还有关于其他共产党军队高级官员的有趣描写。总之,处处体现出来那个时代的某种纯真和坚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