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tchie Robertson 牛津大学德语教授,圣约翰学院研究员。他的著述多是围绕卡夫卡、海涅和托马斯·曼展开的。他也为《牛津世界经典》和《企鹅经典书系》翻译过一些18世纪和19世纪的德国文学作品。
本书概述了卡夫卡波折四起的生活,细致分析了他的写作技巧以及他是如何反映现代主题的——比如文化中身体的地位,机构对人的压迫,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宗教的发展前景。本书以现代视角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刻画出了一位独具魅力的作家,向我们展示了该如何阅读和理解卡夫卡那些令人迷惑的和引人入胜的作品。
卡夫卡是谁 第二章 阅读卡夫卡 1.迷惑,茫然—K从未弄清他被捕的原因—诸多事件紧紧从作品主角的角度现实,我们仅仅看到他看到的—当一个陌生人闯入K卧室时,或K发现法院办公室设在顶楼时,读者和他一样惊讶 为什么? 罗兰巴特说,现代文学是作者的文本,要求读者的参与,而之...
评分卡夫卡与父亲的关系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因为卡夫卡父亲的形象既可以是弗洛伊德“杀夫娶母”情结中的父亲,也可以是某种官僚体制、专制制度,乃至权威的象征,甚至可以直接等同于基督教或犹太教中的上帝。在实际生活中,卡夫卡的父亲原是一个半行乞的乡下屠夫的儿子,后来积蓄了...
评分 评分在讀Ritchie Robertson的牛津大學牛逼叢書系列之<Kafka>才猛然記起你的忌日將至.6月3號, Ritchie Robertson寫你生平的第一句話:The bare facts of Kafka's life seem ordinary,even banal...偶跟說:just like you,like me,like the majority.能與你匹敵的估計也就只有梵高了.....
评分卡夫卡的事业 (代译序) 残 雪 二十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刚刚做了母亲的家庭妇女时,在一个阴沉的日子里,我偶然地读起了卡夫卡的小说。也许正是这一下意识的举动,从此改变了我对整个文学的看法,并在后来漫长的文学探索中使我获得了一种新的文学的信念。那么卡夫卡,对...
Kafka怪不得翻译成卡夫卡是谁,注意力停留在卡夫卡上太多了。 我不喜欢卡夫卡。因为他作品中生活的不可理解之惊恐,在现在已然成为随处可见的事实。通过卡夫卡的专名化,我们不再关注于此世界的不合理性,而从卡夫卡的名字里学到卡夫卡性,仿佛就此能坦诚接受生活。 我宁愿他的书被烧了,然后从现在探问现在为何可能。
评分2009.04.24
评分看着看着就没了,感觉书被人撕了一半#但并没有
评分#第200本# 4.5 很不错啦很不错啦。
评分对卡夫卡最精辟的解读~牛津就是牛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