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匹兹堡附近的泉溪镇,1932年获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36~1952年在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调查署工作。著作有《海风之下》(1941)、《我们周围的海》(1951)、《海之边缘》(1955)、《寂静的春天》(1962)。1963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64年4月14日因患癌症病逝。1980年被追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 R. 卡逊
出品人:
页数:313
译者:吕瑞兰
出版时间:1979-6
价格:0.7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环境 
  • 科普 
  • 生物 
  • 美国 
  • 学术 
  • 寂静的春天 
  • 地球的未来 
  • 农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者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正是这个最终指向人类自身的潜在而又深远的威胁,让公众突然意识到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从而开启了群众性的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不仅如此,卡逊还尖锐的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今日中国,一方面是持续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环境的持续恶化。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早就不是潜在问题而是触目惊心的现实。全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中,中国占7个。近三分之二的城市空气达不到我们自己制定的(较低的)国家二级标准。河流湖泊全面污染,已经危及日常用水。由于环境污染,癌症患者急剧增多,且有明显低龄化趋势。癌症村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地上涌现,成为与经济起飞奇迹相伴随的另一大奇迹。与如此恶劣的环境恶化相比,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环境保护意识都远远没有跟上。多数人希望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恰恰根源于我们现代性的存在方式。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要求一个从观念、制度到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而第一步,是对问题本身有充分的意识。

45年前出版的这本书对美国人而言或许有些过时,对中国人来说却显得是一篇委婉的时事报告文学。环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青年人的。愿青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优美的英文,不仅提高了英文水平,而且感受到作者苦心孤诣的生命讴歌和未来忧思,从而反省现代人的存在方式,肩负起拯救人类未来的伟大责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文/吴情 谈及春天,我们总容易想起“红杏枝头春意闹”、“佳节清明桃李笑”这样清新明快的诗句。细细品味咂摸,可以发现,无论是“闹”,抑或是“笑”,感人之处都在于将春天写活写亮。春天,记忆的春天也好,现实的春天也罢,都应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模样:“春江水暖鸭...  

评分

书的内容就不用我评述了,但是翻译的水平、抑或是态度,却让我非常不满。 不知是我的中文阅读水平不到家,还是最近英文看得太多,总之我总感觉这本书看起来疙疙瘩瘩的。  

评分

【书评人俱乐部】环保主义的圣经?还是毒药? 《寂静的春天》自1962年出版以来,就被奉为现代环保主义的圣经。有趣的是,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一经问市,也就迅速的被广大科幻迷奉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科幻小说。而我第一次知道《寂静的春天》,也正是从大刘的这本...  

评分

EEO 书评人 焦建 光明乳业的前总裁王佳芬女士去年写了本自传,书名就叫《新鲜——我与光明十五年》。光明的成绩近来有目共睹,而王女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为什么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光明会有那么大的发展?除了领导有方之外,其实还是因为——整个市场扩...  

评分

题目不是问题,无论是《寂静的春天》还是 春天的寂静。 问题是我们究竟有多少人认识的没有鸟叫的春天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是的,我们可以用科技模拟一切,当然包括鸟叫虫鸣,我们不必出去,我们可以宅在家中,外卖,一个电...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谢我那远见卓识,深谋远虑的爹……

评分

忘了写什么的了。。。。。。。

评分

在今天看来,里面的内容已经是充斥着每天生活的知识。全方位的化学污染、治理的无效力、生物替代法... 似乎没有任何的新意,似乎并不能引起多大的共鸣,更不要提及震撼和反馈。 可是看看这本书的年代,1962,那时的父辈们也只是刚刚出身吧。那时的中国,自然灾害,要生产,反苏修反资本主义的毒草,大炼钢铁。不要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做出呐喊,就是看到麻雀被肆意的捕杀,看到一个个伙伴们在我们面前抽搐,又有多少人会心中一悸?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这本书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才会影响那么整整一代人,让整整一代人明白:世界,其实还可以这么理解。

评分

不仅有毒物而且还有致癌物质正在进入公共用水。带着一部分砷的雨水进入小溪、河流和水库,同样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地下水的海洋。在这儿,我们再一次被提醒,在自然界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东西。由于竟能默认对活生生的生命采取这样使其受害的行动,作为人类,我们中间有哪一个不曾降低我们作为人的身份呢?我们需要一个更加高度理智的方针和一个更远大的眼光,而这正是我在许多研究者身上未看到的。生命是一个超越了我们理解能力的奇迹,甚至在我们不得不与它进行斗争的时候,我们仍需尊重它……依赖杀虫剂这样的武器来消灭昆虫足以证明我们知识缺乏,能力不足,不能控制自然变化过程,因此使用暴力也无济于事。在这里,科学上需要的是谦虚谨慎,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引以自满。

评分

非常好的科普读物。不过有些当时很新的观点在现今而言也过时了,比如引入新的物种来面对物种入侵问题,现在却发现极有可能进入一个死循环,第二个物种也许会变成新的问题,引入第三个物种来解决也许又会变成新的生态“污染”,以暴制暴,贻害无穷。环境污染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