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从“野合”讲起
司马迁说,咱家圣人是“野合而生”。这个“野合”,太诡异了。像我这般宅心不那么仁厚的小人,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恐怕就要想起一大片高粱地,风一吹……阿弥陀佛,这样想圣人会挨雷劈的。于是就去看书,才发现古人也对这个词头疼。
二、圣人也是苦出身
“多乎哉,不多也”,这话,因为孔乙己的茴香豆而尽人皆知了。原来却只是孔子的谦辞。有人把孔子的才能归结为天赋,孔子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宁愿把自己的能力归结为少年时代生活环境的压迫。“少也贱”三个字,使我们明白“圣人”成长历程的艰辛。
三、孔子的学历
在孔子看来,学习不是“背着书包上学堂”,也不是职业培训,“学而不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需要终其一生来践行的事业。“十有五而志于学”,是说孔子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有志于做真正的学问,并且要坚持一辈子,不为物质上的利益动摇。
四、礼崩乐坏: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上)
在孔子的时候,社会已经开始败坏,但还没有坏透;礼乐已经开始崩塌,但还有它的权威。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对青年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举动有更好的理解。“礼乐”的本质已经变化,但人们还在千方百计地撑门面,这一切,都是经不起孔子的质问的。
五、君不君臣不臣: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下)
我们是否也常常同站在时代急流旁边的孔子一样,感慨于逝者如斯,人心不古?回看孔子的时代,是否也让我们感觉到时代与时代相类似,“太阳底下并没有新鲜事”?或者说,孔子就活在我们的时代,孔子的境遇,就是列位看官和说书人我日常的境遇?
六、有教无类:初为人师的方针
讲“有教无类”,欢迎各种人品的学生进入门下,本来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有资质鲁钝甚或品行下流的人来投靠,往小了说,是浪费教育资源,往大了讲,是有辱斯文。然而孔子不这么想,他对人性的改善有十足的信心。
七、先进于礼乐:孔子讲“礼”(上)
“礼教”云云,并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内在的需要。我们怎么才能把美德发扬到适度适量?标准就在于“礼”。“礼”是一整套的行为规范,凝聚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经验,是生活的润滑剂。“礼”的教养,使得我们的处世态度变得不温不火,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八、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讲“礼”(中)
春秋时候,礼乐从贵族生活的必需,渐渐成了没有内容的空壳子。于是,有人开始高谈破坏礼乐。孔子对当时的礼乐状况也不满,但他提出的方案,不是去破坏礼乐,而是把原来属于礼乐的东西还给礼乐。
九、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讲“礼”(下)
从重视礼乐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到发掘礼乐的根本在于人心,再到提出“和”来补充“礼”的不足,孔子礼教思想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其中,一个基本的倾向,就是越来越重视“礼”的本体,而对“礼”的形式采取一种变通的态度。
十、在齐国初试锋芒
“温、良、恭、俭、让”,指的是孔子通过礼乐所涵养的一种气象。有了这种气象,孔子才能以布衣的身份,得到统治者的敬重和信任,施展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孔子先学礼乐,而后从政,使得他的政治,也变成为一种天真而纯洁的政治。
十一、言志:孔门教学实录(上)
有一段时间,孔子比较闲,跟学生的关系也就特别亲密,经常和学生在一起,三三两两,聊聊天,看看云,谈谈琴,风雅得不得了。当时孔门师弟子之间问答的从容活泼,令我们在两千年以下,仍然心生无限的向往之情。这或许就是孔子为什么被称作“万世师表”的原因吧!
十二、侍坐:孔门教学实录(中)
“暮春”,美丽而伤感的季节,和风丽日,花雨翩翩;“春服”,舒适而诱人的衣装,大袖飘飘,环佩齐鸣。有大人,有小孩,人不多,却一团和气。登上高处,吹吹已经很有夏意的凉风,唱着昂扬的歌,一路走回去。“咏而归”,归到哪里去呢?是自己的家么?还是夫子的仁义之门?
十三、孔颜乐处:孔门教学实录(下)
遇到贫穷、挫折、困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快乐的心,不怨天、不尤人,对人、对己、对万物抱有一种快乐而且宽容的态度。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什么“宫室”和“陋巷”、山珍海味和箪食瓢饮的区别,这才是“孔颜乐处”的真谛。
十四、知天命:从政生涯的开端
修炼了十多年,到了五十来岁的时候,孔子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自己的本事,应该是可以供大家尝一尝了。“卖掉它!卖掉它!我就是在等那么个识货的商人啊。”这个“识货的商人”,也就是能够任用孔子,实现孔子政治理想的君主。
十五、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做了司法部长的孔子
孔子在任大司寇的三年期间,处理了大量的案件,对于法制的局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政法、刑罚都是外在的强制力量;只有通过礼乐道德的教化,才能把为善拒恶从一种外在的要求,转变成老百姓内在的需要。
十六、夹谷之会:孔子的外交才干
这一回,孔子转行搞外交,获得完全的成功。归根到底,是因为孔子对齐国君臣上下的关系,以及齐国人的心理,都有相当的了解。齐国虽然是强国,但在文化上对鲁国有自卑感。这是孔子在会晤之前,就已经看准了的。
十七、堕三都:差一点做成一件大事
“三都”,是鲁国疆域内的三个军事要塞。孔子堕三都,意在强化公室,抑制“三家”的权势;季氏、叔氏支持堕三都,则是为了除掉家臣,巩固自家的权势。两方面,合作着同样的事,却有完全相反的打算,真可谓是“同床异梦”。
十八、迟迟吾行:离开乡邦的惆怅
对于鲁国的政治,孔子早已看出不对的苗头,却一直没舍得离开。这一方面,固然因为鲁国是孔子的祖国,而且孔子在鲁国政坛也有很好的政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半途而废,实在可惜。另一方面,则更因为孔子有一种“知其不可以而为之”的精神。
十九、丧家之狗:周游列国的概况
“丧家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赖皮。说得好听点,就是不怕打击,坚持不懈。既然回不了家,那就得学会在外面生存。有时要坚持原则,有时得做些让步,有时要不惧困难,有时要明哲保身。“此心安处即我家”——普天之下,没有什么地方不是我的家!
二十、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出师不利不要紧
“木铎”是一种铃子,外面是铜质的,里面的铃舌是木制的。古代公家有什么事,就派叫作“行人”的官员,拿着这种铃铛到处走,来召集四方的人民。有人说,孔子到处流落,正是上天的旨意,因为老天要让他摇着“木铎”,周流四方,去宣扬真正的大道呢。
二十一、孔子见南子:尴尬人偏逢尴尬事
非但卫灵公对孔子感兴趣,连他的老婆,叫做南子的,也对孔子很觊觎。她让人传话给孔子说:“四面八方来的君子,如果不觉得是屈辱的话,只要想跟我们主上结为兄弟之好的,肯定也要见一下小女子我。”这事放到现在,可能会让人心花怒放,但在孔子看来,却不是好事。
二十二、好德如好色:没有办法的办法
好德如好色,包含了性恶的前提,却能得出性善的结论。“好色”是我的本性,是恶;“好德”是别人强迫给我的东西,是善。但是,如果能像“好色”一样“好德”,也就是把强迫变成本能,那么我的本性也就是善的了。
二十三、耳顺:孔子的“精神胜利法”
孔子的“精神胜利法”:遇到什么事,首先自己不生气,然后再去排解别人。他的秘诀,不是祭起“天命”的大旗鼓气,就是拿“君子”的帽子砸人。精神固然不能战胜肚子,却多少补充了肚子的不足,你看,这一回,孔子师徒竟又奇迹一般地战胜了饥饿,重新上路了。
二十四、天下有道,丘不与易:孔子的“人间情怀”
孔子认为,世界越混乱,就越需要正直的人参与。换句话说,正是世界的残缺成全了孔子的事业!孔子虽然被这个乱世排挤、坑害、驱逐,却一点都不怨恨乱世。我们这才知道孔子为什么这么顽固地相信“天命”:如果不是老天要成就我做一番大事业的话,这世道能这么乱吗?
二十五、不仕无义:孔子是“官迷”
其实做官有什么不对?关键是,做官不仅仅是为自己谋利,更要为民做主。像孔子这样,豁出性命求做官,做了官,不讨好上司、不奉承下属,一心一意追求理想的人,我们今天好像还不多见。
二十六、名不正则言不顺
叶公说的,是国法:太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何况你一个老子?孔子说的,则是名分:人和人有等级之分、亲疏远近之分,为了维护父子名分,不惜推翻国法。如果父子关系发生了问题,君臣关系也就不稳,整个文明社会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用来维护这个社会的法律也就没了意义。
二十七、鸟能则木:中国第一“海归”
孔子这只凤凰鸟,要选一棵树歇歇脚。哪棵树被选上了,应该感到光荣才是。而且要紧张,好好表现,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只鸟看到别的什么高枝,就要飞走了。
二十八、中道而废:惨淡而悲壮的收场
我们回过头去看孔子一生的从政经历,几乎没有一件事是完全成功的,但每一件事都有成绩,有收获,更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教益。他晚年在鲁国,最终放弃出仕的努力,就好像一个跑马拉松的运动员,还有一百米,就要完成全程了,突然发现自己没了力量,惨淡而又悲壮地退出了比赛。
二十九、读书与做人:孔子最后的教导
后代深通“经学”或“国学”的许多人,未必懂得做人,更不懂得做官。这离孔子晚年改定“六经”的初衷,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我们今天,还是要重新回到孔夫子那里去求教,切切记住:读书和做人,原本是一件事,千万不要分开!
三十、圣人之死
你听,多美的歌词啊:孔子长得高,原本是玉树临风,这时候却大病了,好像是将要倾颓的玉山,好像是将要折断的栋梁;我还喜欢孔子在这首歌里面用的“萎”字:哲人的生命如同花一样,花开花落,没有人能阻挡。
三十一、孔子的吃喝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做人就得请客吃饭。民以食为天,讨论孔子的日常生活,我们首先要考虑:孔子吃什么?怎么吃?在古代,吃穿住行,都是礼乐文明的一部分。孔子吃什么、怎么吃,不仅关系到生活的需要,也有政治的意味、艺术的考量。
三十二、孔子的穿戴
我们现在搭配衣服,讲究对照。孔子正相反,他主张全身上下都一样,外衣内衣分不开。这样做,未必是从美考虑,主要目的还是体现“正”:纯正、单一的颜色,代表着心地正直、为人方正。
三十三、把“仁”当作心灵的家
孔子把“仁”作为心灵栖居的家园。只有把心安放在“仁”这个处所里面,你才能忍受穷困带来的痛苦,而不变节,才能延续快乐带来的幸福,而不过度,也就是达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境界。
三十四、乐水,还是乐山?
智者和仁者,一个进取如大河,一个保守如高山,两相结合,才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均衡发展。所以孔子两边顾及,各取其一长,颇有中庸、平衡的意思。
三十五、君子儒•小人儒
“君子”和“小人”,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芸芸众生的两种生活状态。可能你很普通,努力一下,就成了君子,懈怠一下,就沦为小人。君子小人,差别不太大,更不会黑白分明,涂在脸上。
三十六、君子不是机器
社会还需要另外一种人,他们有专长,也有眼光,了解世界大势,遇到任何一件事情,即使在他们的专长之外,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这样的人,不仅是社会机器的部件,更是整个社会机器的设计者和保养者,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帝王师”,或者“君子”。
三十七、“忠恕”是孔子的根本大道
从字形上看,“忠”就是“中心”,把心放在正中,是衡量自己,一点都不欺骗自己,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恕”就是“如心”,自己怎么想,对别人也“如其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待人接物的最高境界。
三十八、“中庸”是孔子的根本大法
讲一个人是“中庸之道”,有点贬义在内,相当于说他是好好先生,墙头草,没原则。但在孔子那里,却正好相反。“中庸”是一杆尺,是世界上所有原则递归到最后的根本原则,同样也是世界上最难把握的原则。
三十九、从大同到小康
提供一种乌托邦,不是说我们要赶着去实现,而是为众人指出一个方向,为社会确定一种价值。人类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生存,方向感是很重要的。西方人有宗教作为乌托邦,我们孔子不讲鬼神,便把大同世界当作乌托邦。
四十、真孔子?假孔子?
“假作真时真亦假”,现代人讲孔子,喜欢打假。我讲孔子,偏偏要从虚假里面看真实,告诉大家:无论是汉朝人的孔子,宋朝人的孔子,汉武帝的孔子,明太祖的孔子,孔子还是那个孔子。被歪曲、被利用,都是真实之一种。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