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1 原始宗教與巫術的産生/ 3
2 巫的齣現與發展/ 7
2.1 民族誌中的早期巫/ 7
2.1.1 值得注意的女巫現象/ 7
2.1.2 氏族首領同時也是巫/ 12
2.2 考古學上所見新石器時代的巫及巫術活動/ 13
2.2.1 舞陽賈湖遺址/ 13
2.2.2 濮陽西水坡遺址/ 15
2.2.3 含山淩傢灘遺址/ 16
2.2.4 良渚文化反山、瑤山墓地遺址等/ 16
2.2.5 紅山文化遺址/ 17
3 原始社會中巫的社會作用/ 19
3.1 巫是溝通人與鬼神的橋梁/ 19
3.2 巫是氏族的護衛者/ 22
3.3 巫是社會諸調節因素的掌控者/ 26
3.3.1 原始禮儀/ 27
3.3.2 原始道德、風俗/ 32
4 巫與原始文化/ 36
4.1 巫與文字/ 36
4.2 巫與神話/ 39
4.3 巫與曆史/ 41
4.4 巫與天文氣象/ 45
4.5 巫與醫藥/ 48
4.6 巫與歌舞/ 50
4.7 巫與繪畫/ 58
4.8 巫與魔術/ 60
下編
5 夏商周三代與知識分子發生發展相關的一些社會條件/ 65
5.1 宗教/ 65
5.1.1 中國古代宗教整體構架的完成與建設/ 65
5.1.2 三代統治者大力扶持宗教的發展/ 68
5.1.3 宗教與政治/ 73
5.1.4 宗教與文化/ 76
5.2 教育/ 78
5.2.1 傳說中有虞氏、夏後氏時期的教育/ 78
5.2.2 商代教育/ 80
5.2.3 周代教育/ 82
5.3 文字/ 98
5.3.1 文字發明的重要意義/ 98
5.3.2 我國早期文字的齣現及其應用/ 99
5.3.3 人們對圖籍和文獻的尊崇/ 109
5.3.4 文字應用的進一步拓寬/ 112
5.3.5 口頭傳承與筆頭傳承的互助與互補/ 114
6 夏商時期的巫、蔔、祝、史等/ 118
6.1 夏代的巫、蔔、傳天數者、瞽/ 119
6.1.1 關於蔔者/ 119
6.1.2 關於夏代傳天數者羲和與昆吾/ 120
6.1.3 關於夏代的瞽/ 121
6.2 商代的巫、貞人、祝、瞽、作冊與史/ 122
6.2.1 商代的巫/ 123
6.2.2 商代的貞人/ 128
6.2.3 商代的祝/ 133
6.2.4 商代的瞽/ 134
6.2.5 商代的“作冊”/ 135
6.2.6 商代的史/ 136
7 周代的史/ 138
7.1 史之概說/ 138
7.2 史之職事/ 139
7.2.1 祭祀、祝禱,通鬼神/ 140
7.2.2 蔔筮、占夢、觀人看相/ 141
7.2.3 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善觀雲氣/ 142
7.2.4 箴王闕、備顧問/ 144
7.2.5 宣達王命/ 145
7.2.6 記錄王命,記錄時事/ 146
7.2.7 掌管禮儀事務/ 147
7.2.8 負責圖書檔案的收藏/ 148
7.2.9 從事有關盟約的活動/ 149
7.2.10 “讀書”/ 150
7.2.11 參與徵戰之事/ 150
7.2.12 掌管係譜、族氏之事/ 151
7.2.13 文字的管理/ 152
7.2.14 接受王派遣完成使命/ 152
7.2.15 其他/ 153
7.3 史與巫/ 154
7.4 史(包括蔔、祝、宗)之特點/ 157
7.4.1 博聞強記,貫通天人,綜匯古今,捷敏辯給,富於文采/ 157
7.4.2 溝通天人,參政論政,參與建構政治文化/ 160
7.4.3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與嚴格的職業操守/ 164
7.5 史之興衰/ 168
7.6 史與學術文化/ 174
7.6.1 史與天象/ 174
7.6.2 史和《易》筮與《易》學/ 183
附:史與占夢/ 191
7.6.3 史與曆史/ 193
7.6.4 史與文字/ 199
7.6.5 史與禮/ 202
8 周代的世俗知識分子/ 206
8.1 周代卿大夫中已經齣現一批知識分子/ 206
8.2 以子産等人為例看當時高層貴族知識分子的一般政治文化風貌/ 208
8.3 貴族知識分子之職業素養與知識結構/ 217
8.3.1 允文允武/ 217
8.3.2 熟悉外交/ 223
8.3.3 熟諳典章製度和法律/ 226
8.3.4 通曉曆史/ 228
8.3.5 嫻習禮儀/ 231
8.3.6 擅長辭令/ 237
8.3.7 詩以言誌/ 241
8.3.8 通曉宗教知識與技能/ 245
9 西周春鞦時期的士/ 252
9.1 士之爵位與承襲/ 252
9.2 士為有職之人/ 254
9.3 武士/ 255
9.4 文士/ 257
9.4.1 作為政府機關中辦事人員的士/ 258
9.4.2 作為傢臣的士/ 260
10 春鞦戰國之際動蕩中的士階層/ 268
10.1 社會的變革和動蕩/ 268
10.2 變革對貴族的衝擊/ 271
10.3 大變革中士階層的改組和更新/ 272
11 戰國時期各國對纔智之士的迫切需求/ 277
11.1 戰國時期各國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277
11.2 各國普遍提齣招賢納士的戰略決策/ 284
11.2.1 各國國君親自推動招賢納士/ 284
11.2.2 各國招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85
12 戰國時期活躍的學士、策士與方術士/ 294
12.1 諸子百傢/ 294
12.1.1 諸子百傢的政治思想/ 296
12.1.2 建立學園,研究學術,培育人纔/ 311
12.2 方術士/ 318
12.2.1 數術傢/ 318
12.2.2 天學傢/ 320
12.2.3 五行傢/ 322
12.2.4 蔔筮人/ 323
12.2.5 形法傢/ 325
12.2.6 醫傢/ 327
12.2.7 神仙傢/ 331
12.3 策士/ 331
參考文獻/ 335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