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当代日本小说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本书是村上春树篇幅*大的长篇小说,原书为三部曲。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城市青年,妻子不告而辞,来信说另有新欢,但主人公经过追踪,发现事件背后隐藏着邪恶势力的巨大图谋,妻子是被邪恶势力的黑手控制了。*终主人公历经艰难,救出妻子,击毙黑手。小说中还有大量篇幅讲述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杀人暴行,和发生在蒙古国境内的日苏战争,日军如何惨败于苏军。书名直译应为“拧发条鸟编年史”,拧发条鸟是一种叫声犹如给时钟拧发条的鸟,含有时间不断推进的意思。村上春树使用这个书名,含义是侵华战争时代的“日本的恶”,到今天仍然没有消失,可以为“日本的恶”编一部编年史。从《寻羊冒险记》起,村上春树就关注“日本的恶”,本书是对“日本的恶”的系统批判。本书平装本2002年由我社初版,此后于2007年更换了封面,并作了修订。2014年,我社又出版了本书的精装本,再次作了修订。因上一个平装本封面已经10年未变,故第三次更换本书封面设计,使这部名作焕发新的活力。
首先明确一点,村上文中的很多意向是供给读者感受而非理解的,正如他自己在伯利克里演讲时候说的,羊男是什么?非要搞清羊男是什么,那么就不存在他的意义了。(大抵是如是云云意思)。 保持自己的思考是最重要的,你觉得它是什么,至少没人能义正言辞的反驳。 但是并不等...
评分一周以来,我在读村上春树的《发条鸟年代记》,第一次感觉到:村上君,你太唠叨了。 (我也唠叨一句,此书中文名译作《奇鸟形状录》,相当文不对题,理解不能。) 我一直觉得,村上春树有两个不擅长:一是现实题材;二是大部头。 《挪威的森林》因为是现实题材,所以烂。《发条...
评分 评分断断续续看了二十多天,单是序言就十几页,诶,反正如果我说我看懂了肯定是装逼,虽然是村上一贯的叙事风格,但真的觉得好拖啊~~~唯一支撑我看下去的就是他设的那条主线索了,最后下蛮惊险的,但是为什么现实中的锦谷升是心肌梗塞,没把那场搏斗的伤痕带到现实,而主人公却那么...
评分村上春树怎么说都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家伙,喜欢美食、女人和爵士乐,懂得生活也懂得文学,对西方文化颇有研究,也有着东方文化的根基,百分之百的小资产阶级范例。但是他也有一个比别人好用的大脑,能够写出各种直接的和变向的甜言蜜语迷惑广大读者,也能想出复杂精致而且不乏...
漫长的阅读,但没有苦苦支撑的感觉。很多闪耀着刺目光芒的故事串联起来构成这本书的灵魂。虽然最后依旧没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但整本书想要传递的东西却呼之欲出。从孤独安逸的个人世界开始走向混乱失常的现实森林,希望有机会再读一遍。
评分相反,倒觉得应该在看完《1Q84》之后看这部,才能意识到原来村上也是成功写过没有烂尾的书的。本书把我从村上黑的边缘拉了回来,结构安排合适,各种象征性的符号也彻底发挥出了作用,主题与情节一点也没有脱节。第三部的章节插入与拼贴颇有群魔乱舞之感,丰富了很多内容,好像是在向作者本人的处女座《且听风吟》致敬。
评分那些细碎的、奇异的描写啊
评分关于那时的记忆已经模糊 而我也不在这里 鸭子人儿也已远去 孤独的心绪 微缓的呼吸 花楸树上的预言鸟 井与星的惏悷 杳然消失的消息 不正确的隐喻 业已了却痛苦的回忆 我只好在十三月去寻你
评分2019.08.25。我算是发现了,村上春树是个写悬疑小说的人啊。大部头基本都是破解灵异事件这个路数,而且他的文学世界观基本就是:无感情的性交、无中生有的灵异、无来由的战争插曲。 《奇鸟行状录》为例,意识性交和《1Q84》如出一辙,甚至牛河这个名字都一样;黑暗空间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一样;深入井底、能预言的加纳马耳他、能在意识中穿梭的加纳克里他又和《刺杀骑士团长》又相似,基本都是以性交和灵异为媒介的自我探索。 但村上春树的奇怪之处在于,看多了会腻,一段时间不看,却又会被他那种有点淡漠、十分细腻的描写所吸引。相比于大部头,越来越喜欢他的随笔和纪实,可以看出是个十分有趣儿、十分简单、十分淡定的人。 噢另外,《奇鸟行状录》的篇幅实际上完全可以压缩的。上海译文的书本身也非常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