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萧公权(1897—1981),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台湾中研院首届院士。1918年考入清华高等科,1926年从美国留学归国后至1948年,历任或兼任燕京、清华、光华、华西等名校教授。1949年离台赴美,长期执教于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1968年退休。其主要著作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宪政与民主》《康有为思想研究》《翁同龢与戊戌变法》等。
译者简介:
张皓,1964年生,贵州德江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升,1967年生,广东阳春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是萧公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考察了19世纪清王朝统治中国乡村的政治体系,包括理论基础、措施和效果。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乡村地区自然的社会组织划分和基层行政体系,即村、集市、乡镇的划分,保甲和里甲的行政分配和结构特色;第二部分考察国家控制乡村的统治体系,涉及保甲监控、里甲税收、社仓等灾荒控制以及乡约等思想控制系统的设置情况;第三部分讨论乡村控制的合理性及其效果,以及乡村对它的回应。本书附录有关里甲、粮仓等制度的珍贵资料。
此书实为立基之作。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乡村的组织、清廷对乡村实施控制的具体措施以及诸多措施的实际效用。书名副标题虽表明全书的讨论重点在19世纪,但也间有穿插清前中期、明乃至于唐宋的乡村控制手段、实际效果。总体而言,此书对如今学界盛行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拥有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值得安利的好书,民国一代学者真的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气象,嫌部头大的直接看最后一章:总结与余论就够了。历史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组织范式和社会运行机制足够我们去推演社会未来可能的演变。中国从秦一统以来的集权统一专制制度历代迭变,展现出来的表象略有不同,但总有其内生的运行规律可以把握。
评分拍案叫绝;清朝的乡村治理体系纷繁复杂 联想到现在的乡村实际 很多情况还是无出其右;最后一章也大尺度保留;基于人性善的制度往往落得恶劣的结果 希望善人充任的职责往往压垮善人却让恶人如鱼得水;农民被各种理由盘剥克扣 生存始终艰难
评分拍案叫绝;清朝的乡村治理体系纷繁复杂 联想到现在的乡村实际 很多情况还是无出其右;最后一章也大尺度保留;基于人性善的制度往往落得恶劣的结果 希望善人充任的职责往往压垮善人却让恶人如鱼得水;农民被各种理由盘剥克扣 生存始终艰难
评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评分言简意赅。逻辑清楚,观点鲜明。装帧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