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餘杭人。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傢枚乘),後易名為炳麟。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後自認“民國遺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傢、思想傢、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曆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為文字學、經學史、文化史等的研究奠定瞭方嚮。
編輯推薦
全書嚴謹大方,足可窺見國學總體概貌之一斑,乃是國學愛好者、研究者*指引之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兩次具有代錶性的公開講學記錄,較係統地展示國學的概貌,是國學愛好者及研究者瞭解國學的必讀之書。章氏一生講學不止,弟子遍及天下,在當代國學研究界的影響巨大。本書選入其中後期兩次具有代錶性的國學講演之記錄。
谈国学,就不能不说“国学”一词的起源。大概从清末民初时期开始,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国学就被逐渐被热爱祖国的有志之士提起,并逐渐深入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那样的动荡年代,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土地被掠夺,人们备受欺凌,这不能不让人觉...
評分章太炎先生以一已之力振臂疾呼,在日寇侵华之时奔走于各军阀府弟,这份爱国情怀正是其文人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章太炎先生虽已离世近一个世纪,但正是章太炎先生的著作使得章太炎先生的人格魅力仍焕发着积极拼搏的光彩,这些闪光点使得章太炎先生无愧于国学大师的称谓。 这本《国...
評分谈国学,就不能不说“国学”一词的起源。大概从清末民初时期开始,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国学就被逐渐被热爱祖国的有志之士提起,并逐渐深入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那样的动荡年代,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土地被掠夺,人们备受欺凌,这不能不让人觉...
評分谈国学,就不能不说“国学”一词的起源。大概从清末民初时期开始,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国学就被逐渐被热爱祖国的有志之士提起,并逐渐深入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那样的动荡年代,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土地被掠夺,人们备受欺凌,这不能不让人觉...
好讀
评分經典,古文半白,就是考驗耐心。
评分不讀章太炎,談什麼國學呢?國將不國的時候,看章太炎如何為民族存根。
评分經典,古文半白,就是考驗耐心。
评分好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