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斷的演算: 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 Algorithms to Live by: The Computer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科普 計算機 心理學 算法 Science 高手思維提及書籍 演算法 上架
發表於2025-02-11
決斷的演算: 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 Algorithms to Live by: The Computer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看到瞭很多高中或大學課本齣現過的實驗和數學傢 其實像排程/郵差問題/排序/賽局等等問題靠人的直覺和經驗就基本能解決個八九不離十瞭 雖然可能並不是最優方案 但人生就是有遺憾纔特彆啊(所以看到書裏達爾文用優劣法來得證自己該結婚就笑瞭
評分Dd.wwg. 37%理論(觀察期為時間的37%),用數學的算法操控人,那人跟機器有什麼區彆? 風險應該冒幾次?成功幾率÷失敗幾率=行動次數。 所有的前提都是你一無所知,沒有策略,隨波逐流沒有能動性。 時間是未來決策的關鍵變量,時間越短,選擇應該越保守,時間充裕就有餘量去嘗試新鮮選項——基廷斯指數告訴你,年輕時應該大膽探索,老瞭就應該專注收獲。 年輕人探索需要父母的經曆支持,多探索纔能迅速理解社會。 老人圈子會越來越小是因為試錯後的穩妥選擇。 (所以突然意識到我越來越恐懼新環境其實是我已經在變老的特徵) 重要密度,用重要性÷時間得齣重要密度,以密度排序任務執行順序
評分翻譯雖然偶有小瑕疵,但瑕不掩瑜
評分翻譯雖然偶有小瑕疵,但瑕不掩瑜
評分Dd.wwg. 37%理論(觀察期為時間的37%),用數學的算法操控人,那人跟機器有什麼區彆? 風險應該冒幾次?成功幾率÷失敗幾率=行動次數。 所有的前提都是你一無所知,沒有策略,隨波逐流沒有能動性。 時間是未來決策的關鍵變量,時間越短,選擇應該越保守,時間充裕就有餘量去嘗試新鮮選項——基廷斯指數告訴你,年輕時應該大膽探索,老瞭就應該專注收獲。 年輕人探索需要父母的經曆支持,多探索纔能迅速理解社會。 老人圈子會越來越小是因為試錯後的穩妥選擇。 (所以突然意識到我越來越恐懼新環境其實是我已經在變老的特徵) 重要密度,用重要性÷時間得齣重要密度,以密度排序任務執行順序
布萊恩·剋裏斯汀
《華爾街日報》暢銷書《最有人性的人》作者,該書入選《紐約時報》編輯推薦書目,被《紐約客》雜誌評為年度好書。他的多篇作品先後刊登在《紐約客》《大西洋》《連綫》《華爾街日報》《衛報》《巴黎評論》及《認知科學》等雜誌上,被翻譯成11種語言。
湯姆·格裏菲思
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心理學和認知科學教授,計算認知科學實驗室主任。格裏菲思發錶過150多篇科學論文,內容涉及認知心理學、文化演進等,受到美國國傢科學基金會、斯隆基金會、美國心理學會和心理環境學會等頒發的各類奬項。
很久以前就知道这本书了,不过看着"算法"两字实在没兴趣。直到某天翻Google Talks, 发现作者的讲座很受欢迎,看了看才发现确实很有意思 放在国内的语境下,这本书叫"心智模型",或model thinker可能好一点 介绍里写 "A fascinating exploration of how insights from computer ...
評分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数学,能帮助我们进行思考。真实模型过于复杂,简化后的数学模型能找到最优解,但与现实相差甚远,不过也能为选择做出参考。 看完这本书,直接想到非诚勿扰选择红蓝区女生的情况。按照书中的数学模型,也可以优化。红蓝区各12个,可以先把前面4个放到蓝区,作...
評分有幸参与到吴晓波书友会打卡读书的团队中和小伙伴们一起读书,历时17天终于完完整整的读完《算法之美》这本很赞的书,没有间断,大部分是利用在往返北京的城际和地铁上的时间,感觉很好:开卷有益为一好,利用时间为二好,习惯坚持为三好! 《算法之美》这本书颠覆了我对很多算...
評分 評分这本书,算法科普得并不清楚,结合生活的部分又很啰嗦。不过这个思路是值得肯定的。有时候编程的时候知道用算法,一到生活中就忘了用。比如第3章“排序”,就提到让东西乱糟糟的有时反而是最高效的。编程的时候都知道,如果以后不搜索或极少搜索,那就没必要排序。但生活中有时...
決斷的演算: 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 Algorithms to Live by: The Computer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