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卡尔
美国知名作家、思想家、科技、商业及创新战略方面的专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曾担任《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经常在《纽约时报》 《大西洋月刊》 《卫报》 《连线》等报刊发表文章。尼古拉斯•卡尔堪称互联网、新科技时代最清醒的思想家,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几乎都会引起广泛关注。
卡尔曾发表轰动互联网、信息和科技界的三篇文章:《IT不再重要》(《哈佛商业评论》2003年第5期),《Google让我们变愚蠢?》(《大西洋月刊》2008年7/8月刊),《自动化让我们变笨拙》(《华尔街日报》2014年11月21日)。他的思想三部曲《大转换:重连世界,从爱迪生到Google》(系统地阐述了云计算),《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纽约时报》畅销书,获普利策奖提名),《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亚马逊网站畅销书,《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盛赞),是科技思想界的“明珠”。
当下,技术与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不可分割,特别是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出现,带给整个人类社会一场彻底的变革。的确,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应用程序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无比便利:社交媒体让我们能够和他人实时保持联络并传输信息,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搜索引擎通过精准的算法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整合推送至屏幕上,让我们毫不费力就看到自己想要的;地图软件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路线选择,甚至可以使用语音导航,帮助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
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认为,在技术带来的一切美好繁荣景象背后,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拥抱互联网,享受智能设备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忽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事实——我们正渐渐地沦为技术工具的奴役。在这本书中,他驳斥了科技天堂的悖论,扯下了科技的伪善面具,揭示了它如何以各种方式一边丰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一边桎梏我们的思维,窥探我们的隐私,让我们不再习惯动用大脑,并对所有技术产生深深的依赖。
这本书是尼古拉斯•卡尔近十年来对技术的深刻反思和总结。他的观点犹如一针清醒剂,帮助生活在技术穹顶之下的我们拨开迷雾,看透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本质,认清科技使人类生存智慧退化的事实。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卡尔向我们指出了夺回主动权的出路: 放慢追求科技的脚步,减少使用智能设备,认真调动大脑思考,重新审视我们与技术的关系。
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时代在进步,而我们也一样一直在进步着。 《数字乌托邦》是由作者尼古拉斯·卡尔所著,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科技越来越好,技术方面与我们的关系密不可分,各类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一...
评分一般人对“乌托邦”一词的理解,恐怕都是“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得以轻松地感受到网络那与乌托邦类似的特质,以及随之而来生发的问题。 人类一直在探寻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衡量自己与世界中的每一部分之间的距离,找寻自己在世界中...
评分 评分 评分评论家的随笔集。 对互联网有很多意见,部分观点让人忍俊不禁
评分这个评分实在是太低了好吗……这本书是一本blog合集,没有太多线索,可作者对于big tech的反思,对硅谷史的熟捻都让这本书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评分在飞行断网的时候看完这本应该时常思考断网必要性的书。整本书是诗意的(经常引用诗文)、反叛的(批判Facebook和Google不下20次)、富有预见性的(算法和技术正将我们变成它们更容易掌控的数据)。同时作者也是《哈佛商业评论》式的理性、痞气、博识的精英主义者。这是今年读完的第16本书。
评分原本以为会是散漫、自恋的流行读物类文本的汇编,我是抱以痛骂一顿的批判预设来读的,没想到却有很多可爱的观点。毫无疑问,作者熟谙麦克卢汉、伊尼斯、尼葛洛庞帝,以及阿多诺、波兹曼等鼎鼎大名,并站在“技术决定论”者的对立面,坚决提醒各位不要被数字传媒所异化。不要当数字佃农,要注意个人隐私;不要恐惧人工智能,他们通不过图灵测试;不要量化自我,要相信艺术的感染力和对灵魂的塑造。他说,抵抗数字世界对文明的吞没永远不是徒劳的,我们最大的义务就是抵抗制度、商业或技术的力量;他又说,不要害怕生物技术的所谓人种优化,“超人主义”只是一套能够提供更多可能的产品和服务。也对,有人割双眼皮,打玻尿酸,自以为变美,其实只是自我表达和自我界定,喜欢假体的有多少人,他是有逼数的。所幸,人类的审美判断可以带来自由。多可爱啊。
评分口水博文的合集吧,为什么这样的作者都还可以算作什么acclaimed writer 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啊?没有什么新鲜的信息,1)大多数用户都越发集中在几个网站上,越来越集中 2)作为content generating user,我们都是互联网巨头的佃农 3)AI调情机器人那个,听上去是个挺好的小说点子 4)don’t lose your ability to appreciate deeper things in life【所以亲爱的你,接下来有信心不受干扰地读战争与和平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