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我们如何在下沉的世界建造自己的纪念碑?
周嘉宁中短篇小说新作,不可复制地书写八〇后青年一代的心灵与漫游
*
一场世纪初的漫游,介于即将失去的时代与正要开始的时代之间。从上海,北京到香港,可爱平凡的年轻人在规则的缝隙间呼吸,嬉戏,仿 佛青春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书中的叙事者穿梭在北京奥运会,郊野音乐节,城市马拉松和低像素电子游戏的场景之中,曾经的大众偶像与地下青年文化交织成时间的舱体。
好比从未被命名的巨型动物出现在眼前的震撼和迷惘,或者站在林间空地时,头顶的银河。在《基本美》中,周嘉宁于千禧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里,开辟出一片尚未被定义的状态,以一种轻盈,逆流的语言,标记出他人与自我,意义与美学的崭新边界。
周嘉宁,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作家,英语文学翻译。
出版有长篇小说《密林中》《荒芜城》,短篇小说集《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等。
在21世纪初经常读《萌芽》杂志,或者关注过早期几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读者,一定会对这些名字有印象: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苏德、周嘉宁、蒋峰、小饭、颜歌、四喜……顶着“80后作家”的光环,他们中有不少人年纪轻轻便出版了不少书。时隔多年后,回顾当年的“出书热”,明确...
评分 评分 评分阅读的过程如同踩在时空切换键上,看到了过去、当下和未来,一种多棱面的切换,也并不突兀和僵硬,是冷静且徐缓的叙述,反映了生活里的困窘、缝隙、挣扎和踟蹰,也感受到了属于时代的呼吸。可以说不是“基本美”,而是“非常美”。
评分阅读的过程如同踩在时空切换键上,看到了过去、当下和未来,一种多棱面的切换,也并不突兀和僵硬,是冷静且徐缓的叙述,反映了生活里的困窘、缝隙、挣扎和踟蹰,也感受到了属于时代的呼吸。可以说不是“基本美”,而是“非常美”。
评分属于21世纪的小说!
评分真的太好了。一种新的、这个时代的经验所唤起的新的处理经验的书写方式。其实比起洲或者师傅这样的“星斗”,我总是会把目光更多地停留在致远和秦身上,他们辨认出光芒、被光芒吸引,又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拒绝被光芒同化,一种更普通然而顽固的抵抗,抵抗时代也抵抗变成自己所不是的光芒。很多地方有着一种“当下”与“回望”之间模棱两可的魅力,既厌倦,又像不肯熄灭的灰烬。
评分太差了。真的太差了。我要把我买的这本书卖了。原价。谁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