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研究

唯识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崇文书局
作者:周叔迦
出品人:
页数:1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0351137
丛书系列:唯识学丛书
图书标签:
  • 佛教
  • 唯识
  • 周叔迦
  • 佛学
  • 佛法
  • 唯识论
  • 宗教
  • 唯识
  • 佛教哲学
  • 意识研究
  • 唯识法相
  • 中国佛教
  • 印度哲学
  • 佛教思想
  • 玄学
  • 哲学
  • 佛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唯识研究》是周叔迦先生1933年在北大教授唯识哲学的讲义,由大科学家王季同作序。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将唯识学庞大的体系简明地展现出来。书中概念辨析明了,逻辑论证严密,体系完整,并配以适当的图表,是一部高水平的唯识研究专著。本书含“绪说”共二十四章,每一章讨论一个特定的主题,史论结合。

书后收有两个附录。一、收入周叔迦先生《<新唯识论>三论判》这一长文,本文乃周先生为批判熊十力先生的《新唯识论》《破新唯识论》《破破新唯识论》三书而作。二、收入其长孙周启晋先生(红学家、文史学家周绍良之子)的一篇回忆文章。

"

作者简介

周叔迦居士(1899—1970):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祖父是清代两江总督周馥,父亲是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其子周绍良亦为著名佛学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科,后潜心研究佛学。1931年到北京,先后任教于北大、清华、辅仁等大学;1933年,在北大讲唯识学,以授课的讲义编着为《唯识研究》一书。1953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佛教协会;1956年后,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緒說 1
第二章 百法 3
第三章 心法與心所有法的關係 10
第四章 五蘊與百法的關係 12
第五章 八識萬法的體性 14
第六章 識有四分 18
第七章 阿賴耶識的異名 20
第八章 阿賴耶識的四分 22
第九章 阿賴耶識的能力不滅 25
第十章 物質是甚麼 28
第十一章 四緣 31
第十二章 十二因緣 34
第十三章 名言的熏習 37
第十四章 唯識學的宇宙觀 40
第十五章 佛性 44
第十六章 煩惱障同所知障 47
第十七章 正行唯識和預備 50
第十八章 六度 58
第十九章 十地 61
第二十章 三學 64
第二十一章 佛果 68
第二十二章 真諦的唯識哲學觀 74
第二十三章 天台宗賢首宗與唯識哲學的比較 79
第二十四章 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與唯識之比較 84
附錄一:《新唯識論》三論判 87
序 87
第一章 《新唯識論》判 88
第二章 《破新唯識論》判 113
第三章 《破破新唯識論》判 118
附錄二:初版序 137
附錄三:“正信者”的情懷 15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粗阅,周叔迦治唯识学,有别于欧阳渐的精深,也不同于韩清净的细密,而以疏通融会为所长,本书中最后两章尤有价值,将唯识宗与天台、贤首、以及禅、净、密、律进行比较,颇多真知灼见。其中说“达摩便是唯识宗中的实行者”,又说“禅宗所修,便是加行位的四寻思、四如实智”,若无实际修证体悟,恐不易道及。此外,说“律宗与唯识哲学关系最深”,也是见谛之语。在现代佛学大家中,周叔迦可以算是一位理性的信仰者,依于学术轨范而又不囿于学术视野,本于佛法正见而又不堕入故纸窠臼,后来的佛教学者中能够真正接续其衣钵者似不多见。

评分

与原始时期的经藏相比唯识的名相真的太多了,如果由此作为学习佛学的门径确实会吃力一些。道理皆属于常识,但常识能由高级的方式表述,可能这是各门宗哲学、智识吸引人的地方。

评分

与原始时期的经藏相比唯识的名相真的太多了,如果由此作为学习佛学的门径确实会吃力一些。道理皆属于常识,但常识能由高级的方式表述,可能这是各门宗哲学、智识吸引人的地方。

评分

附錄待補

评分

清晰、简洁,唯识入门明灯。感恩善知识隔空法布施,世间需要周先生这般“正信者的情怀”。(附录一未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