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彼得•穆尔

Peter Moore

1983年生于英国斯塔福德郡,入英国达勒姆大学修读历史及社会学。2010年起在伦敦城市大学讲授创意写作课程,2017年任牛津大学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导师。此外,他还著有《恶有恶报》(Damn His Blood),获得各界广泛赞誉。

▼译者简介

张朋亮

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先后在出版公司、能源企业、政府机构担任过翻译,译有《全球化与澳门》《时间大劫案》等作品。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彼得•穆尔
出品人:新民说
页数:528
译者:张朋亮
出版时间:2019-2
价格: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769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气象 
  • 自然 
  • 历史 
  • 纪实 
  • 科学科技 
  • 科学与技术 
  • 英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19世纪以前,天气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暴雨、海啸、雷电、冰雹、飓风……这些极端天气动辄夺去数十万生命,令人心生恐惧。直到天气预报的出现,人类的损失才得以挽回一二。

那么,这些恶劣天气的成因为何?前人如何解读这些现象,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现代的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本书讲述了一段长达70多年的天气预报开拓史。书中主角背景各异,有航海家、画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工程师……他们顶着守旧思想和宗教信条的压力,利用极为简陋的技术条件观测、记录、假设、求证,一步步揭开大气的秘密,并试图窥探未来天气。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彼得•穆尔带领我们深入每位先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揭示了那些惊人发现背后的执着信念与高尚情怀。

▼媒体推荐

英国气象局局长、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朱利安•哈恩特(Julian Hunt)

真知灼见。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穆尔是一个杰出的自然科学作家,他对晨露的描述很有诗情画意,让你仿佛和他一起置身于凉爽的夏季清晨,在一片布满白色车轴草的原野上,看着无数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穆尔的历史故事富于启发,为当今时代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启迪。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巧妙的构思……《天气预报》通过将人们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事物进行巧妙穿插,给读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例如,穆尔先生以萨缪•莫尔斯于1844年发明的电报机为切入点,逐步引出了当时如何绘制出有史以来第一幅天气运行图;又以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在1861年发表的一场有关太阳辐射吸收的演讲,指出其竟为后来的温室气体科学奠定了基础。

《泰晤士报》(The Times)

一部研究深入、引人入胜的作品……不论是对书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还是对天气本身的宏伟壮丽(包括风暴和沉船、热浪和洪水等,都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穆尔都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通过将前面几章进行巧妙的串联,以及故事场景在不同大陆之间的切换,穆尔生动地刻画出了具有豪侠气概的舰长、苛刻的官员、吝啬的政客以及疯狂的发明家等人物角色,凭借其敏锐的视角,展现一个个古怪、荒诞、悲惨和天才的故事。全书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开拓进取精神的)全景式展现……它就像菲茨罗伊所指挥的“小猎犬号”一样,在惊涛骇浪的合恩角砥砺前行。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对19世纪天气科学的一段引人入胜的讲述……《天气预报》并不是第一本讲述菲茨罗伊的故事的书(菲茨罗伊是近年来3本传记文学和1本小说的创作对象),穆尔的成就在于以翔实的生活叙事,加上同时代的一大群背景人物(即“菲茨罗伊的气象学群英”,其中的很多人物都值得专门记述),呈现出一个饱满、鲜活的菲茨罗伊的形象。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一本洋溢着时代精神的新书……(穆尔)是一位很有天赋的作家,语言运用巧妙生动。

《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考证严谨,内容丰富、精彩……既是一本科学史,也是一本文化史,具有获奖的潜质,通篇读之犹如海风拂面,令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令人着迷……《天气预报》是一本极具吸引力的著作,讲述了科学观点如何在那个时代艰难地诞生。

《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我认为,通过穆尔的深入研究和精彩讲述,你将为他的豪情和文采折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如今我们已经很少调侃可怜的“局部地区”总下雨了。现在的天气预报,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带不带雨伞、穿多厚的衣服出门,都有了靠谱的参照标准,而且预报内容做得越来越细致,比如下雨天可以预报2小时内雨势的变化趋势,结果基本准确。 能享受到这么方便、准确的天气预报...  

评分

评分

评分

每天晨起开手机,我首先关注的就是天气预报。在很大程度上,天气预报决定了我们一天的开始,如何着装、怎样出行,它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这就是我对《天气预报》这部“科学探险史”感兴趣的初衷,天气预报怎样进入、影响我们的生活? 起初有点担心,怕啃不动。阅读之后,我发...  

评分

今天的我们在享受着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无数便利,其中很多都以习以为常的形式呈现,比如天气预报:从长者的生活经验到守候在电视机跟前等候预报员的播报,再到打开手机客户端查看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实际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

用户评价

评分

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围绕人物生平串起的气象史,作者竟然写得这么燃!

评分

得到78,科学越来越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先行的科技具备了这样的机会,是科研的好时代。

评分

已购。写得像小说一样精彩,而且里面不时有看似和天气预报无关,却很重要的历史。1794年克劳德·沙普设计的光电报机,电报telegraph字面意义为“远程书写者”。光电报机受天气影响,蒲福说:“当旷日持久的大风、浓雾和暴雨消散后,恐怕只有我们电报队的人才更能体会风和日丽是多么可贵。”康斯太勃尔用绘画记录天气,曾当过风车工人,风车磨坊是精密而脆弱的装置,如不能在正确时间及时压紧制动轮,风车旋转产生的摩擦力足以让风车燃烧。蒲福给风力定级。卢克·霍华德划分云朵体系。一章专讲摩尔斯发明电报机。菲茨罗伊是气象学先驱,又是基督徒,“小猎犬号”船长,曾与达尔文交恶,最后用剃刀割开喉咙自杀。格莱舍进行热气球实验,这部分写了许多关于热气球的事,提到他的一本书《Travels in the Air》,可找来一读~

评分

是一本天气预报的科普史 我准备动用我生锈的脑子写点什么出来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