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的纽瓦克,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院士,作品融合了荒诞主义、存在主义和悬疑小说等元素,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具创新性的小说家之一,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美国约翰•科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并多次入围都柏林文学奖、布克奖、福克纳小说奖等,作品已被翻译成四十余种文字。他编剧的电影《烟》于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2012年,他成为第一位纽约市文学荣誉奖的获得者。
.
陈安/译者
出生于五十年代,现居纽约,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工作。
退休保险经纪人内森•格拉斯身患绝症,孤身一人,只想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结束这悲凉荒谬的一生”,有人建议了布鲁克林,那里正是他童年的故乡。内森邂逅了失散多年的外甥汤姆•伍德,与同样失落的汤姆一起结识了公园坡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浮夸神秘的旧书店老板,牙买加变装皇后,风情万种的饭馆女侍应……内森渐渐爱上了布鲁克林慷慨的活力,而汤姆的外甥女,古灵精怪的九岁女孩露西的突然闯入,彻底改变了两个男人的生活。在命运的交错纠缠中,内森也得以修复自己的灵魂,面对过去,重新开始。
月亮始终在布鲁克林桥上升起,霍桑、爱伦•坡与梭罗的影子依然庇护着随处可见的失意者与梦想家,奥斯特优雅深情地描绘这座城镇,将之视为人类精神的终极避难所。
.
【各界推荐】
奥斯特讲述了人们如何彼此抛弃和互相拯救。他抓住了美国历史上一个扭曲的时刻,提供了充满希望的讯息。爱会拯救我们。我们会拯救彼此。——《波士顿环球》
这部作品犹如一幅多层次的挂毯,有着狄更斯式的深度。——《旧金山纪事报》
我必须承认,在我2008年的阅读中,《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是一次愉快的经验。从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开始,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从床上读到沙发里,从子夜读到次日的上午,——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一本书让我这样通宵达旦了。书的第一句话是:“我在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去死。有人...
评分纽约是世界之都,曼哈顿则是纽约的标志,布鲁克林与之隔河相望。但是据说,和曼哈顿比,布鲁克林更富于乡土气息,几乎每家都有精心打理的小院,使这个区成为最宜居的地方。 这情形让人想起彼得·梅尔笔下的普罗旺斯故事。主人公总是在失意之时选择到田园之地躲清净。他的生活...
评分原文: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23152741.shtml 对于通过《纽约三部曲》或者《神谕之夜》熟悉保罗•奥斯特的读者来说,《The Brooklyn Follies》这本书也许读起来并不具有十足的“保罗•奥斯特味道”。在这本书中奥斯特似乎放弃了很多已经玩儿惯了的后...
评分从阅读《纽约三部曲》开始 ,接着是《神谕之夜》、《幻影书》,我被纽约布鲁克林的迷雾所包围,爱上了这个地方的地下室、迷宫般的街区、孤寂的城市街道。因为故事就在这里,人就在这里探求身存之道还有精神的栖息之地。总以为,布鲁克林是穷人的街区,是也好不是又如何?巴黎的...
评分“历险”是小说中最古老的一个主题。在小说诞生之日起,它便可能蕴藏其中,随时间的变迁变幻各种形态。尽管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狭促、萎缩,甚至连“历险”的可能性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在庸俗的日常生活中做一次次对“历险”的缅怀。但是“历险”作为小说主题,在...
越看越喜欢保罗奥斯特,把文人八卦哲学理论和情节交织在一块认真的讲故事,畅想着如何寻找一个生存饭店
评分故事好,翻译也不错。就是作者突然从一个孤寡患病的老人变成街坊邻里、女儿、侄女侄子的可靠救世主,显得有点甜过头了。
评分80%之后才是最精彩之处。作者的观念,见识,语言真是令我赞叹不已。奥罗拉对她的狂信徒丈夫的一番论述既精准又切合实际,内森对于黄昏恋情的表述,对于女同性恋者的包容,对于老情人的爱,我真是喜欢这些温暖温馨又感人的片段。这是近一年来读过的文笔最好的外国作家了。
评分越看越喜欢保罗奥斯特,把文人八卦哲学理论和情节交织在一块认真的讲故事,畅想着如何寻找一个生存饭店
评分第一句话就让我喜欢的不行了“我在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去死,有人建议布鲁克林。”,最近隐隐有个感觉,我可能会死在某个春季的中旬。超级舍不得看完啊,接近结尾的部分结束的有点仓促了对于妈妈的困境太戏说了,感觉可以深入描写下蛤蜊汤旅馆的生活,或者是在那里多呆几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