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在左 科学在右

名画在左 科学在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林凤生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2018年8月第1版
出版时间:2018-8-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8677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
  • 世界名画
  • 科普
  • 随笔
  • 科学
  • 美学
  • 儿童文学
  • 中国文学
  • 名画
  • 科学
  • 艺术史
  • 科学启蒙
  • 视觉文化
  • 跨学科
  • 美学
  • 人文素养
  • 图像思维
  • 文化解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名画

★了解伟大艺术品背后的科学故事

★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大师云集 脑洞大开 制作精美

马奈、莫奈、凡•高、达•芬奇、卡拉瓦乔、毕加索、达利、波洛克……

群星璀璨的艺术大师与科学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精选100余幅经典世界名画,全彩高清印刷,双封露脊装帧,零距离欣赏大师真迹的同时,了解伟大艺术品背后的科学知识。

当名画遇见科学,将碰撞出怎样烧脑的问题——

为什么印象派画有运动感?凡•高的画为什么这样“亮”?修拉的画上为什么涂了那么多的彩色点?野兽派画家用色有什么好?科学家如何认识抽象画?光学器材如何助力西方写实绘画?弥足珍贵的中国古画隐藏了什么科技秘密?画中人的内心世界怎样猜?绘画里的“浮光掠影”蕴含了怎样的奥秘?为什么肖像画会人见人爱?脑外伤会激发人的艺术创造力吗?……

作者简介

林凤生

上海大学退休教授,《自然杂志》编审,高级记者。

中学时师从丰子恺、唐云等名师学习绘画,近十几年来对绘画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跨学科研究。

为《科学》《自然杂志》《Newton-科学世界》等期刊和新媒体《知识分子》《赛先生》供稿。在《中国科学报》《科学画报》等报刊发表文化随笔近百篇。

作品《西方绘画对运动的描述和它的科学基础》获第二届世界华人科普奖佳作奖,《物理故事丛书》获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奖。

目录信息

序:在光影色彩背后 / 刘钝
星光璀璨:现代画流派与科学的不解之缘
马奈、雷诺阿、莫奈、德加:捕捉光色变化之印象的印象派
塞尚、凡·高、高更、修拉:激情燃烧的后印象派
马蒂斯、德兰:解放色彩的野兽派
塞尚、布拉克、毕加索:探索空间的立体派
透纳、康定斯基、蒙德里安:追求彻底简化的抽象画派
基里科、恩斯特、达利、马格利特:画出梦境的超现实主义
巴拉、塞韦里尼、波丘尼:追求动感的未来派
克里木特、考考斯卡、席勒:洞察内心的维也纳分离主义
蒙德里安、马列维奇:追求秩序与平衡的至上主义
德?库宁、波洛克: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之行为画派
罗斯科、纽曼: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之色域画派
别有洞天: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名画里的病人和病人画的名画
脑外伤会激发人的艺术创造力吗?摄影大师迈布里奇的故事
尝美食、赏名画、侃文化:从名画看西方美食文化
为什么肖像画会人见人爱?
绘画里的“浮光掠影”
此时无声胜有声:画中人的内心世界怎样猜
重现旧时画面:记忆与绘画
交相辉映:绘画与科学的碰撞
光学器材如何助力西方写实绘画?
画家里的科学迷
中国画有没有科学性?
弥足珍贵的中国古画隐藏了什么科技秘密?
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
艺术家名录
名画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要比较深入地理解绘画并不容易,因为绘画既不能发出声音,也无法展示动作的连续性,即使借助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只能给观赏者提供看画的线索。所以我们对相机重现似的作画风格比较容易接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流派。 《名画在左,科...  

评分

当名画遇到科学,会升华出怎样智慧的光芒?从小学到大学,从课内到课外,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教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欣赏名画,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从来都是界限分明的两种不同学科,然而,林凤生教授的这本《名画在左,科学在右》则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挖掘出来...

评分

世界上的名画数不胜数,无一不饱含盛情。名画之所以成为名画,不单单是因为画的本身,也跟作者相关,也跟恒古久远的历史相关。一个时代,造就的是一种文化,而一幅画,影射着这个时代,蕴含着一种这个时代才有的独特文化。 《名画在左,科学在右》本书围绕了100余幅世界上脍炙...  

评分

对于欣赏名画需要具备了解很多相关的知识,要有一定的画作理论基础,色彩学,西方美术史等,了解画家,生活年代,创作背景等。毕竟就凭我们肉眼所看到的物体与颜色,线条来欣赏那太可惜了,毕竟一副名画还包含很多寓意并不单纯只是绘画技巧而已。 有这样一本书《名画在左,科学...  

评分

【按】昨天我已经在微博发表长文详细举证了本书至少有五篇文章(全书共23篇文章)涉嫌以不同形式抄袭了著名神经科学家、诺奖得主Eric Kandel的Reductionism in Art and Brain Science (2016)和The Age of Insight (2012)两本英文原著的具体情况。而这本书的问题不仅仅是严重抄...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涉嫌大量抄袭Eric Kandel英文原著的情况,有贴主整理了https://douc.cc/2sJUfK。排雷预警列入黑名单。 #论墙的最大“优越性”

评分

抄袭 一星

评分

书看着很厚,但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看得飞快。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从科学上搞清楚画是怎么让人产生美感的,是不是就可以制造出人工智能艺术大师了

评分

这本书豆瓣的评分不高,主要原因是作者在部分内容上涉嫌抄袭,还有一定的行文失误。看得出,在当下出版这种科普性的书,要面临更大的考验。信息时代,大神无处不在。作者的专长在物理,但对名画的解读还要涉及到生物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等多个层次,看得出作者还是有些力有不逮,而这本书能够获得年度“中国好书”称号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不过,除去这些书外因素,作者还是努力的将名画与科学进行了适当的联系,尤其是第一部分对于现当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方面做了深入的解释,虽然对当代艺术颇有微词,但也不乏坦诚之语。中间部分则对西方绘画元素做了分析,最后加入中国画的讨论,可惜不够深入,只能算是推测而已。此外,作者在书中有些行文比较随意,随意植入自己的感受,对于这种科普书来说,并不高明……

评分

本书涉嫌大量抄袭Eric Kandel英文原著的情况,有贴主整理了https://douc.cc/2sJUfK。排雷预警列入黑名单。 #论墙的最大“优越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