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地质学家,历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曾长期在波恩和莱比锡大学担任地理学教授,一生出版了将近200部地质地理学著作,其中对中国的地质考察和研究是其重要的学术成果。李希霍芬于1868年9月开始在中国进行了历时四年之久的地理地质考察,足迹遍布中国13个行省,搜集了大量的经济军事情报。回国后,李希霍芬先后出版了五卷《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依据的研究》,在欧洲地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理论,并且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进行了独到的研究。李希霍芬的研究成果对近代中国地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蒂森,李希霍芬的学生,《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由其根据李希霍芬身后遗留的在中国进行考察时的日记、手稿以及数量众多的私人信件编辑整理而成,出版于1907年。与其学术著作《中国》不同的是,本书更多地记录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进行七次考察时的所见所闻和个人经历,是一本生动的旅行日记。其内容丰富,包含了李希霍芬对中国山脉、地质结构、气候、人口、经济、文化以及殖民情况的介绍;语言通俗,为读者了解当时中国的面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李希霍芬在日记中对旅行中的水路交通、各地的物产、人们生活状况、太平天国运动造成影响、罂粟的种植情况等等作出了细致精确的描述。将该书翻译成中文,首先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提供了依据,其次为地理地质学界对李希霍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更为清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出版者:
作者:[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出品人:
页数:824
译者:李岩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8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67536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1833—1905),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是第一位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学者。本书收录了李希霍芬1868年至1872年间的中国考察日记及部分手稿、私人信件,由其学生整理而成。本书文笔生动流畅,除真实地反映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时的科研成果外,也记录了其在中国的旅行见闻、经历、感受,以及对中国城市、农村、交通、风土人情的评价,弥足珍贵。另外,李希霍芬作为一位科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国际问题的认识,也发人深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比较有趣的一本书。作者对当时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偏见很明显,写到朝鲜半岛的那段简直笑死。我的理解是,作者并没有机会和当时中国真正的精英知识分子交流,因此他的批判略得肤浅。当然,我也不认为以作者的知识结构,具备对当时中国整体社会分层的批判能力。这本书的长处是接...  

评分

评分

没有预想中的好玩,有点流水帐的意思,断断续续读了下去。当然这本书对后来的地质研究影响很大,里面还分析煤层的分布等,大部分内容其实一般。比如每天启程赶路,都要抱怨下中国小工或者船员的懒惰耍滑,一路上再吐糟下当地的脏乱差和老百姓的仇外或者没完没了的好奇心等等,...  

评分

评分

比较有趣的一本书。作者对当时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偏见很明显,写到朝鲜半岛的那段简直笑死。我的理解是,作者并没有机会和当时中国真正的精英知识分子交流,因此他的批判略得肤浅。当然,我也不认为以作者的知识结构,具备对当时中国整体社会分层的批判能力。这本书的长处是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是真看完了 充满景仰。李氏的正直 洞见 学术造诣 处事能力 孜孜不倦的求索 都太让人敬佩。接下来瞅瞅斯坦因。 另外这还是特别的时代风物注脚 太平天国后 同治回乱当时

评分

李希霍芬说成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哈哈。但他没有细说理由。但他想看盐井,哪知道船过去了也没有看到,深感遗憾,这个细节有意思,

评分

(2020.11读毕) ①对于朝鲜人的服饰有很细节的描写。 ②可以留意一下德语拼写的东亚地名。 ③嘲讽了一波剃发易服。 ④沈阳的戴眼镜小哥哥好好看噢可是没有时间观念只知道干坐着浪费时间。 ⑤湖南人超凶的,超排外的,超功利的,特别岳麓书院那些学生。 ⑥本书凶恶计量单位是湖南人,然后汉口人也很凶,云南人和湖南人差不多。 ⑦提到回乱。 ⑧提到了包邮区被太平天国折腾成了什么样子。 ⑨北京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真差。

评分

“这是我见过最美的中国城市、这是我见过最美的中国地貌、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中国风景、这是我见过最狡诈的中国人、这是我见过最丑的中国人…”感觉每到一个地方李希霍芬男爵就要咋咋唬唬的感慨一番。以及日记中对太平天国之乱和陕甘回乱的记录非常有史料价值。

评分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的独特之处有二:经常以地质学家的身份进行观察,走的大多是偏远山区或最最普通的小镇。尤其后者,太令人惊叹了,李希霍芬走过太多太多乡间小路,足迹几乎遍布全中国,与其他走马观花的外国旅行者完全不同。正因为如此,他能够发现,直接死于太平天国军队刀下的人远远少于因躲避太平军而躲进深山后被饿死的人数,可以无数次体验被乡下人围观并被骂洋鬼子,能够告诉我们在清末的四川等地仍有许多自成一体的蛮人部落,能够发现乡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积极开垦土地,反而不断砍伐树木做柴火,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能够留意到许多深入贫困地区的欧洲传教士的传教事业并不顺利甚至很悲惨。其中有几个插曲意味深长,包括怒打偷狗贼,惩治乡间小路“碰瓷”犯等等。总而言之,强烈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