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一部分是回忆录,一部分是斯蒂芬•金这位畅销作家的小说课。这本极佳的非虚构作品,完整体现了金的创作观点和方法。金的写作建议基于自己真实的写作和生活经历:跌宕的童年,初为作家的岁月,成名后与酒精的斗争,1999年险些命丧车祸——正是这次车祸让他发现了写作对他本人的意义:“写作之于我好像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
本书行文生动、幽默,还带着点自嘲,献给粉丝、作家和热爱好故事的人,将给所有读过的人带来乐趣和力量。
斯蒂芬金给写作者的忠告:
1写作首先是为自己,其次才是为读者。
2尽量不要用被动语态。
3尽量不要用副词。
4不要执着于语法的完美。
5读,读,读。
6别担心有人读了你的作品会不高兴。
7关掉电视。
8成功的两个秘密:健康,结婚。
9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写。
10坚持自己的风格。
11删掉乏味的部分
12不要让知识盖过故事
13写作是为了快乐
14以及更多……
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市,后在缅因州州立大学学习英语文学,毕业后走上写作之路。自一九七四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魔女嘉莉》后,迄今已著有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两百多篇短篇小说。其所有作品均为全球畅销书,有超过百部影视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肖申克的救赎》。
一九九九年,斯蒂芬‧金遭遇严重车祸,康复后立刻投入写作。二○○三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其后又获得世界奇幻文学奖“终身成就奖”和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的“大师奖”。
在斯蒂芬‧金的众多作品中,以历时三十余年才完成的奇幻巨著“黑暗塔”系列(共八卷)最为壮观,也最受金迷推崇,书里的人物与情节,散见于斯蒂芬‧金的其他小说。他的最新作品包括《11/22/63》《暗夜无星》《穹顶之下》《乐园》《长眠医生》和“梅赛德斯先生”三部曲等。
目前斯蒂芬‧金与妻子居住在美国缅因州班戈市。他的妻子塔比莎•金也是位小说家。
一个流行作家对写作的祛魅 流马 (受《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之邀而作,详见5月号) 从网上看到这本书的封皮,大吃一惊,斯蒂芬金的模样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想象中的金先生一定会让金迷忍无可忍!——那是个超级大胖子,身材高大、臃肿,肚皮要叠三重,脖子也粗...
评分我有轻度的阅读障碍,满页的字就像一片荆棘地,我得拿把甘蔗刀,一点点劈过去。除了斯蒂芬•金的书,他的书我一小时能看八十页——还是很慢,我知道。 周六下午,我把一包烟塞进口袋,带上《写作这回事》,买了罐可乐,坐在胡同的十字路口晒太阳。 期间包子店的伙计路过,聊...
评分1、不是找,而是等 你的工作不是找到好点子,而是在它们出现时,能够立刻认出来。 2、不要为你的写的东西害羞 总有人打着”不想看你浪费天分“的旗号,来骂你的作品是垃圾。何必在意呢,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题材,都不要感到羞耻。 3、天分的壁垒确实存在 承认这一点很重要。写作...
评分《写作这回事》(On Writing)看完了,无比享受的阅读过程。我不是斯蒂芬的粉丝,只看过他一部小说《尸骨袋》。 正式谈写作前斯蒂芬的简略自传,谈完之后追忆写这本书时遭遇的车祸,两部分内容之间的,是他本人对多年创作的技巧回顾和不拘一格的创作感言。 非常诚恳,幽默的...
评分写作只为快乐 范典/文 斯蒂芬·金的名字众所周知,就算没看过他的小说,也多少知道那些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比如《危情十日》、《闪灵》、《肖申克的救赎》、《绿色奇迹》……就算有人冠之以“现代惊悚小说大师”的称号,也不能否认他作品中的文学价值。 成功并非偶然,作为一...
母亲最早的鼓励;编刊物的哥哥;闯祸后学校老师试图将其潜力导向正途……这些最早的启发和鼓励,愈发让我觉得写作是一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评分实在是太喜欢了!一整本的干货,读起来也一点不觉得枯燥,会让你收获很多写作方面的知识。还记得作者写了一个故事的大概框架,然后让读者试着把里面的角色性别对调,跟着自己的思绪去形成一个新的故事,本以为想象力枯竭的我,竟然一下子就随着像水流一样的思维想出了一个故事模型,那种感觉真的太棒了。读这本书会让有一点点点点欲望想要写书的你燃起自己也能成为作家的信心。稍微有点讽刺的就是,虽然斯蒂芬·金是一名小说作家,但就我目前读到他的作品来看,我喜欢这本多过喜欢他的那些小说(哭笑不得脸)
评分【藏书阁打卡】看过的最好的谈写作的书。豆瓣评分这么高完全有道理。最前头的陆谷孙作的序就有预感这会是一次精彩的阅读之旅。果然一口气津津有味读完,一个厉害的作家会把一本指南型的书变作如自己的悬疑/惊悚小说那般好读,而且他是在老年车祸后凭着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对写作的热爱写成,好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最后幽默和真诚满分的斯蒂芬·金还奉献了小说节选的初稿和第二稿,太慷慨,太有用了!很多写作的书只会让你有熏熏然的写作冲动和美好向往,但如何操作仍模糊暧昧,前路坎坷。或者把创作方法拆解细致,但此中关窍未点明,或是流于一家之谈,没有可供借鉴的意义。而这本提供了头脑清晰的写作工具箱。
评分怎么说呢……自打发现自己同时看的书太多,所以打算把只剩60页的这本书看完再看其他书以来,我已经33天没读书了。发现这个事实后,我咬咬牙一下子翻完了。 可能我就不习惯美式叙事翻译过来的感觉吧,一般都看不进去。 这本书如果说写作方面的干货的话,实际上是很有一些启发的。只是零散夹杂在大量我看不下去的文字中,感觉很难受
评分斯蒂芬行文的调调真的像看到他长相的第一眼给人的那种,暴力的坚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