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松涉(Hiromatsu Wataru,1933-1994)日本福冈柳川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新左翼运动旗手,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创立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广松哲学”。广松哲学兼容了新科学观、当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及东方哲学的文化色彩,博大而精深。
广松哲学包括“三大支柱”: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物象化论”,作为存在论的“事的世界观”或“关系主义”,以及作为认识论的“四肢结构论”及“交互主体性论”。其论著收录于《广松涉文选》(第1—6卷,情况出版社,1995)、《广松涉著作集》(第1—16卷,岩波书店,1996—1997)中。
日本著名哲学家广松涉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地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从什么时候开始”及“具有怎样的构图”两大问题展开,被学界称作“马克思主义三部曲”。本书内容为三部曲的后两部,旨在勾勒马克思主义如何全面chao越“人文主义VS 科学主义”的近代哲学的地平,构筑“能知—能动”与“所知—所动”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地平,立足“历史—之中—存在”的人的视域,透析由原始物神崇拜所衍生的将“关系”看作“物”的“物象化”;从辩证法、异化论、国家论和历史论的维度,梳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的继承关系,批判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既有理论,立体地呈现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构图。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翻译和排版减一星
评分非常非常清楚的一本书,看完就喜欢上广松涉了。但就此书而言,感觉更像是黑格尔哲学的马克思式(广松涉式)注脚,马克思作为对近代哲学和古典哲学的后起辩思与中和的论证部分比较苍白,不过关系性哲学的阐发真的很有意思。爱了。
评分本作乃广松涉著作大合集,或因年代久远,与今时代呼应寥寥,阅后所获不多矣。作者采用欧陆哲学方法论,盖属深耕原典,考诸词义源流之类,横比德、法、拉丁诸文字,端的有些功力。脚注未区分原注和译注,译者加戏太多,着实不必,甚或喧宾夺主。装帧一般,硬邦邦的触感,自外于人,不及同为张一兵主编的另一套“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从”。
评分实际现实性—历史性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评分本作乃广松涉著作大合集,或因年代久远,与今时代呼应寥寥,阅后所获不多矣。作者采用欧陆哲学方法论,盖属深耕原典,考诸词义源流之类,横比德、法、拉丁诸文字,端的有些功力。脚注未区分原注和译注,译者加戏太多,着实不必,甚或喧宾夺主。装帧一般,硬邦邦的触感,自外于人,不及同为张一兵主编的另一套“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