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约公元前9—公元前8世纪),相传为古希腊盲眼诗人,《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的创作者。两部作品并称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之作。关于荷马的记载常在西方古典文献中出现,但现代研究表明其真实身份无法确定。
杨宪益(1915—2009),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诗人。他从事翻译工作近50年,着力中文作品英译,内容遍及《离骚》《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及鲁迅、巴金等现当代名家,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
归乡、流亡、追寻自我,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西方故事;
舍格律形式,取情节故事,晓畅而精彩的中文讲述。
《奥德修纪》全诗共24卷,讲述了特洛伊战后,足智多谋的伊大嘉之王奥德修率领同伴渡海返家。途中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神的离间、巨人的阻拦、魔女的诱惑。最终历经十年时间,奥德修的同伴全部遇难,只有他自己在雅典娜的庇佑下成功回家。作为一部创作于2700年前的作品,《奥德修纪》文笔修辞成熟,叙事技巧多变,至今读来,依旧生动无比。整个故事生动再现了古希腊社会的生活和信仰全景,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和历史价值,无愧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作品,亦是几千年来难以逾越的创作巅峰,为后世的文学艺术提供了无数灵感。
杨宪益版译文,依据权威的“洛布丛书”古希腊原文译成,采用了突破性的散文体译法,破除诗歌模式对还原语言音乐性和内容故事性的限制,是中文版本中最为流畅易读的译本。虽因时代久远,部分译名不同于现有通译,但差异性更加强了《奥德修纪》对于当下读者而言的“异域风情”,使读者得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超越故事本身,看到其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感谢杨宪益先生译的《奥德修纪》,出差途中时断时续读完,有的名字都在之前的回忆里接不起档。 原文是诗作,诗有它自己的格调、韵律。杨老先生把它译作散文,行文构架,叙述方式,重叠又不同文体内容的表现形式。 《奥》:阿吉诺这样说,他们都赞成这样作,就都回家睡觉去...
评分10天,终于在每日各种琐事之余,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现在,就在这样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让我来谈一谈英雄的故事。 第一次接触史诗类作品,虽然杨先生的译本是采用中文阅读者更能接受的散文方式进行译注,但却不妨碍我就此展开些许的联想。散文流畅的字里行间是对于意义的告知...
评分感谢杨宪益先生译的《奥德修纪》,出差途中时断时续读完,有的名字都在之前的回忆里接不起档。 原文是诗作,诗有它自己的格调、韵律。杨老先生把它译作散文,行文构架,叙述方式,重叠又不同文体内容的表现形式。 《奥》:阿吉诺这样说,他们都赞成这样作,就都回家睡觉去...
评分感谢杨宪益先生译的《奥德修纪》,出差途中时断时续读完,有的名字都在之前的回忆里接不起档。 原文是诗作,诗有它自己的格调、韵律。杨老先生把它译作散文,行文构架,叙述方式,重叠又不同文体内容的表现形式。 《奥》:阿吉诺这样说,他们都赞成这样作,就都回家睡觉去...
评分我觉得杨宪益先生的《奥德修纪》是最好的中文译本。序言里说道,“因为原文的音乐性和节奏在译文中无法表达出来”,所以将这部史诗译成散文体,保留其故事性。这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做法。因为诗体的翻译显然更为困难,如果缺乏韵律,再好的故事也会显得生硬无味(王焕生版);而...
翻了几卷,觉得很难接受。既然译成诗体了,为何不干脆做成改写本呢。我觉得目前的样貌很奇怪。
评分年代早的叙事作品可看(视觉呈现)度是很高的(如藏区的神话传说。所以我相信《沙恭达罗》也有这种特质)。年代越早,抽象词语和概念就越少。简洁的思维方式提供事物的最简轮廓,思维也许更擅长用线条而不是细节形成图像,于是叙事就成了文字造景艺术。
评分做神做英雄都好累 我还是做个普通人
评分做神做英雄都好累 我还是做个普通人
评分多年前在大学时读过网格本,这次不仅是修订再版,而且搞了一个杨宪益中译作品集。杨译是从古希腊文译的,散文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