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he Poetical Works of John Milt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08年版本译出,
收录了《复乐园》《斗士参孙》
短诗《五月晨歌》《圣诞清晨歌》《莎士比亚碑》《黎西达斯》
十四行诗《给夜莺》《二十三岁的诞辰》《给克伦威尔将军》《最近在皮德蒙特的屠杀》《关于他的瞎眼》《给西利亚克·斯基纳》《关于他的亡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复乐园》乃“我的国在天上,不在地上”一句的述写,但弥尔顿放大了耶稣的政治性,并使他成为事灵魂之业者的象征。该剧或还可用一革命的标题:耶稣反地上世界——希腊罗马及东方国。并且弥尔顿在其中规定了一种西方人,他们的真理与价值看起来是理性,其实是信仰。《复乐园》语言平正,写作上是对寓言的改写,——仍旧是寓言,然而我们今天已不用这些“影子的知识”塑造万物了。《斗士参孙》是弥尔顿自认为最好的作品。它有些地方很好地使用了宗教语言,即那种宗教方式的思想,这样就是诗。然而我们今天已不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思想正在于改换观念,这之外才是神的事。或者神的事正寓于其间。
评分上外国文学课的时候潦草地带过了弥尔顿,对力士参孙的的故事印象深刻,但真正描写如何被诱惑和战斗的场面很少,多数是以对话和合唱队的形式呈现。《复乐园》的故事取材于《约伯记》,注释中是不是会出现。附录是一些十四行诗,有很多希腊神话的意象有亲切感。弥尔顿在政治上的坚毅和勇气也不应该被草草带过。
评分布莱克认为,《失乐园》中撒旦代表情欲,代表人类富于想象的灵魂。他说,弥尔顿写到天使和上帝时,感到缩手缩脚,但写到恶魔和地狱时却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弥尔顿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自己站在恶魔一边却不自知。但到了后续的《复乐园》,撒旦的形象开始流于单薄,不复针锋相对,四卷辩论神子耶稣虽完胜但仍感若有所失。力士参孙则几乎完全是诗人失明后的个人悲慨及对是时革命现状的倾吐。
评分觉得参孙要比复乐园好看,毕竟戏剧性更强些,而印象最深的竟然是怀念亡妻的那首十四行...囧...我果然是个八卦的人。朱维之的翻译第一遍没觉出好来,等看了原文和其他译本,才叹服不已
评分没《失乐园》好睇。班扬的《圣战》,可看作是弥尔顿的《失乐园》与《复乐园》二合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