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张岱全集”之一种,系张岱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的全新深度整理本。《陶庵梦忆》以清乾隆王文诰刻八卷本为底本,校勘了清及民国共18个版本,校勘记近500条,其中中科院图书馆所藏抄本为现存唯一一种刻本之前的抄本,保留了不少因政治原因而被迫删改的“违碍”字句,最接近张岱著作原貌,这次整理纠正了通行本的不少错误,在校勘精度和广度上较之之前版本有很大提升。《西湖梦寻》则以康熙张氏原刻本为底本,校以光绪刻本及相关地志、文集等。两书整理皆严格依照底本,不作丝毫文字删减,《陶庵梦忆》王文诰评和《西湖梦寻》王雨谦评亦首次全文收入。全书还附有两书彩色书影22幅、西湖风景古画20幅,除了给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版本信息和相关知识外,也极大提高了本书的观赏性。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出身官宦世家,早年生活优裕,久居杭州,放情山水,留下大量诗文;明亡后隐居四明山中,贫困坚守,专心著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其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后人评价为“晚明小品集大成”。
已经定下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拙编《新校注陶庵梦忆》,出版方正在准备付印,好赶上参加今年1月书展的时候,突然得到一个好消息,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路伟、郑凌峰诸君所校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以下简称“浙古本”)即将面世。我立刻请示编辑先生,能不能让我看到这本...
评分1.张岱喜欢的事是:深深庭院,眼神波俏的丫环,繁花和少年,华丽的衣裳,骏马奔跑的姿态,神奇的灯,烟花在幽蓝的夜空中绽放;还有梨园歌舞,紫檀架上的古物,雪白的手破开金黄的橘子,新绿的茶叶在白水中缓缓展开,这些都是张岱喜欢的事。 2.张岱还喜欢锣鼓吹打,喜欢人群。...
评分王小波兴奋地告诉过李银河自己能看《大卫 科波菲尔》了,他说像那样的作家是真正看得到别人的,现在的作家有个毛病,写啥都在写自己,人怎么能不爱别人呢? 深以为然。有的人即便书名叫“看见”,全篇里也只有自己。 我亦如此。 看见别人是一种天赋。 张岱能看见别人。 所以...
评分张岱,字宗子,号陶庵,乃越中才子,故明遗民。 他是一个高门大户的神童,一个醉卧浊世的公子,一个屡试不第的书生,一个无亲无故的野人。 幼年的他,围绕着神童的光环:八岁时,曾以一句“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妙对“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透着三分的灵气与七分...
评分本文是在清华大学校内为张岱《陶庵梦忆》的讲演所准备的讲稿,讲稿作了书面化处理。本次讲演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陶庵梦忆》新整理本的整理情况以及整理过程中新发现的几个版本的价值,并结合沈复灿钞本《琅嬛文集》、平步青《群书斠识》等近几年新发现的资料,谈谈个人对张岱的...
每次只可读一两篇
评分古文底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感叹读完西湖梦寻再游西湖就好了。
评分陶庵《自题小像》有:“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自嘲之句,最是其人生性情之写照。从前先行读过《梦寻》因其文多载诗词,篇幅短小精悍,作为涉掠古文的启蒙读物恰好不过。后来又断续读了《琅嬛文集》和《夜航船》,如今回过头来再读《梦忆》。如其自序中所云:“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又云:“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但读其文章,多记江南山水人情,楚馆戏曲筵席,古董书画酒茶,极尽奢华繁靡之能事。可风,可月。可花,可雪。果且“忏悔”乎?果且“果报”乎?所见唯梦矣。如其所云:“唯恐其非梦,又唯恐其是梦。”读张岱《自为墓志铭》可知,年至五十是他的人生转捩点。昔有唐诗云:“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梦两楹,梦蕉鹿。梦实之悖,如寐斯揭。
评分内容基本滚瓜烂熟了,就是想看看新本子到底如何。最喜欢的其实还是上海远东出版社那本,注释很好。
评分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