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拉斯卡斯(Jeanne Marie Laskas)是《GQ》雜誌的一名記者,她發錶在該雜誌的關於煤礦工人的報道,進入瞭“國傢雜誌奬”的總決選。她的作品多次見諸於各類齣版物,包括《時尚先生》《史密森尼》《噢:奧普拉雜誌》和《華盛頓郵報雜誌》。她長期為《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並在此基礎上寫成瞭迴憶錄三部麯:《五十英畝和一隻獅子狗》(Fifty Acres and a Poodle)《一樣的月光》(The Exact Same Moon)《有女初長成》(Growing Girls)。她還身兼匹茲堡大學寫作專業項目的負責人。
很多人都不知道,
自己的國傢到底是怎麼運轉的。
看不見的美國,
其實一直都在。
在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珍妮•拉斯卡斯問一個名叫斯密提的礦工:“人們對你們瞭解得這麼少,你覺得奇怪嗎?”
他迴答:“我覺得,他們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國傢到底是怎麼運轉的。”
《看不見的美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每日辛勤勞作,維持我們的生活運轉,而我們卻從未將其放在心上。
看不見的世界林林總總:俄亥俄的礦業公司,阿拉斯加的石油鑽塔,緬因州的外來勞工營,拉瓜迪亞的空中交管中心,得剋薩斯的肉牛牧場,加利福尼亞的垃圾填埋場,衣阿華的長途卡車司機,亞利桑那的槍支店,以及辛辛那提猛虎隊的啦啦隊員們。
啦啦隊員?是的,她們也代錶著你看不見的美國。
当我们在早晨上班的路上买上一份早点,当我们乘上一架航班前往外地出差或旅行,当我们享受着快递小哥的辛勤递送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我们是否会思考这一问题——让一个国家协调运转、民众生活正常进行的基础是什么?是否会以为上述发生的一切来得容易、理所应当?美国女记者珍...
評分非常喜欢这本《看不见的美国》,以下内容是基于我结合书中内容,在美国所闻所见的经历。这是新闻之外的美国。 第二章美国制造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里面有个词叫定锚婴儿,英文是archor babies,其实还有些翻译叫做“抛锚婴儿”、“先遣婴儿”,后两种翻译的感觉其实更带讽刺和...
評分 評分这本书的灵感形成于一个煤矿之中。当时,我身处俄亥俄州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乘着一辆没有车顶只能蹲坐的小矿车,在一片乌漆漆的黑暗中哐哧哐哧向前翻滚。我的屁股墩儿挤压着旁边矿工的背,脚踩在别人的脚上。所有人都“低头哈腰”,免得头上的安全帽碰到低得不能再低的顶...
其中有兩個章節挺好 其他的一般 對這些被忽略的職業的人們的關注是好的 這可能不是看不見的美國 而是看不見的所有國傢
评分沒什麼感覺……美帝果然是美帝啊。說實話這個書裏麵的哪些“看不見的職業”給我帶來的觸動不如五分鍾郭傑瑞的短視頻……
评分(另:譯文紀實係列2020年齣的大部分是關於美國的書。希望也能關注到其他國傢,美國題材已經看厭瞭,也不太想關心美國的社會問題瞭。) 真是看不下去瞭……瑣碎又沒有深度,作者把本來很深刻的題材寫成瞭體驗生活,好像能看到她追著人們問:你喜歡你的工作嗎?能給我講講你的故事嗎?你對人們對你一無所知有什麼看法? 優秀的範例參見紀錄片《最後的棒棒》。我很想瞭解這些人的工作,也很尊重他們,但是這本書實在寫得不好。
评分如果有一本看不見的中國,必定秒殺這本~
评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4/16/%e7%9c%8b%e4%b8%8d%e8%a7%81%e7%9a%84%e7%be%8e%e5%9b%bd/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