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
卡爾•伯恩斯坦,16歲時在報社當勤務工,19歲時成為新聞記者,自1966年起在《華盛頓郵報》工作。因參與《華盛頓郵報》對於水門事件的報道,獲普利策奬。
鮑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
鮑勃•伍德沃德,《華盛頓郵報》副總編,因參與水門事件和“9•11”事件的報道,兩次榮獲普利策奬。
“就是這本書扳倒瞭美國總統……新聞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關於“水門事件”的真實調查,普利策奬得主作品。
兩位記者無意中發現並挖掘齣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政治醜聞,從而改寫美國曆史的故事。同名改編電影榮獲4項奧斯卡大奬。
“就是這本書扳倒瞭美國總統……新聞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品。”——《時代周刊》
“瞭不起的書,一部極其抓人的政治偵破作品,娓娓道來,引人入勝。”——《紐約時報》
“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新聞報道。”——吉恩•羅伯茨,《紐約時報》前執行總編
“我們堅持我們的報道。”
——《華盛頓郵報》社論
伍 德沃德在《華盛頓郵報》剛剛工作瞭九個月。
1972年6月17日,星期六。伍德沃德接到本地新聞編輯打來的電話,說當天淩晨,有五個人帶著照相設備和電子竊聽裝置,在位於水門 大廈的民主黨總部的一樁盜竊案中被逮捕。
周六的新聞編輯部異常寜靜,當伍德沃德開始打電話的時候,他注意到伯恩斯坦也在從事這樁盜竊案的報道。
哦,天哪,可彆是他。伍德沃德想起瞭辦公室裏的一些傳聞,說伯恩斯坦很有搶新聞的本事。
……
1973年4月30日,晚上9點鍾,尼剋鬆嚮全國發錶電視講話。
“有請美利堅閤眾國總統。”播音員莊嚴地宣告。尼剋鬆坐在他的桌子旁,桌子上一邊放著他傢人的相片,另一邊是林肯的半身像。
總統開始發言:
“……今天,我作齣瞭任職總統期間最睏難的決定,我接受瞭兩位最親密的同事的辭職……在任何組織中,為首的人必須負責。所以,責任應該由我來負。我接受這一點……正是這樣一種體製,使事實見諸天日……在目前情況下,這一體製包括瞭堅定不移的大陪審團,誠實的檢察官,勇敢的法官,以及強有力的言論自由……”
……
1974年8月8日,尼剋鬆嚮全國發錶電視講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内容比较细碎,不太了解美国政府结构会比较吃力。不过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总统,水门事件很是让人好奇。平日人们对此一句话概括是总统安排人到水门大楼装窃听器,对两位年轻的记者而言却是从普通的一起盗窃案,到扯上白宫班底,负责调查本事的竟是策划本事的,以为被蒙...
評分内容比较细碎,不太了解美国政府结构会比较吃力。不过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辞职的总统,水门事件很是让人好奇。平日人们对此一句话概括是总统安排人到水门大楼装窃听器,对两位年轻的记者而言却是从普通的一起盗窃案,到扯上白宫班底,负责调查本事的竟是策划本事的,以为被蒙...
評分 評分 評分“抓住钱这条线索”,在黑暗的地下停车场中,“深喉”如是说。 在许多假想(Fictional)的设定和作品中,譬如漫画《守望者》,尼克松获得了连任,并且逐渐展现出了其所谓“独裁者”的气质,在这种气质中,理所当然包括有关战争的倾向。这种气质似乎在一段时间被掩盖,掩盖在越...
關於尼剋鬆的五場戰爭,針對反越戰,針對新聞媒體,針對民主黨人,針對司法製度,針對曆史。兩名作者抽絲剝繭,在深喉和各個秘密提供信息的正義者幫助下,一步步調查秘密基金,封口費,管子工,監視竊聽,絕緣躲避,貢獻替罪羊等等行徑中,揭露齣總統班底的醜惡事實。 更讓人震撼在於,“格雷厄姆夫人會去的”……這是新聞媒體人的良知,正確的天平兩邊,是忠於事實與挖掘綫索,正是源於《華盛頓郵報》社論:我們堅持我們的報道。 也源於亞裏士多德的箴言:政治,止於人的良善。
评分紀實文學
评分人物太多,而且沒有小標題,現在臉盲癥已經進化到名盲癥瞭,看名字認不齣人來。事情本身其實比書說的更有趣和值得紀念,但書太流水賬瞭。
评分翻譯太差瞭= =我再買譯文的非名著譯本我就是sb. 兩位記者的勇氣和纔智實在令人欽佩,他們兩個性格迥異的人一起閤作擦齣的火花也很有趣。
评分怎麼看怎麼感覺現在川普和當年的尼剋鬆有點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