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
卡尔•伯恩斯坦,16岁时在报社当勤务工,19岁时成为新闻记者,自1966年起在《华盛顿邮报》工作。因参与《华盛顿邮报》对于水门事件的报道,获普利策奖。
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
鲍勃•伍德沃德,《华盛顿邮报》副总编,因参与水门事件和“9•11”事件的报道,两次荣获普利策奖。
“就是这本书扳倒了美国总统……新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关于“水门事件”的真实调查,普利策奖得主作品。
两位记者无意中发现并挖掘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从而改写美国历史的故事。同名改编电影荣获4项奥斯卡大奖。
“就是这本书扳倒了美国总统……新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时代周刊》
“了不起的书,一部极其抓人的政治侦破作品,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纽约时报》
“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新闻报道。”——吉恩•罗伯茨,《纽约时报》前执行总编
“我们坚持我们的报道。”
——《华盛顿邮报》社论
伍 德沃德在《华盛顿邮报》刚刚工作了九个月。
1972年6月17日,星期六。伍德沃德接到本地新闻编辑打来的电话,说当天凌晨,有五个人带着照相设备和电子窃听装置,在位于水门 大厦的民主党总部的一桩盗窃案中被逮捕。
周六的新闻编辑部异常宁静,当伍德沃德开始打电话的时候,他注意到伯恩斯坦也在从事这桩盗窃案的报道。
哦,天哪,可别是他。伍德沃德想起了办公室里的一些传闻,说伯恩斯坦很有抢新闻的本事。
……
1973年4月30日,晚上9点钟,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
“有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播音员庄严地宣告。尼克松坐在他的桌子旁,桌子上一边放着他家人的相片,另一边是林肯的半身像。
总统开始发言:
“……今天,我作出了任职总统期间最困难的决定,我接受了两位最亲密的同事的辞职……在任何组织中,为首的人必须负责。所以,责任应该由我来负。我接受这一点……正是这样一种体制,使事实见诸天日……在目前情况下,这一体制包括了坚定不移的大陪审团,诚实的检察官,勇敢的法官,以及强有力的言论自由……”
……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鲍勃是在学生们膜拜的目光中走进教室的。他找了个中间的位置,放下包,隔着桌子和大家一一握手:“嗨,我是鲍勃。”他对每一个人这样说,用的是最简单的句法,笑容亲切得像下一刻就能成为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最信任的朋友。 他的入场显然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出生于1943年...
评分这是关于“水门事件”的纪录作品。作者正是调查并揭露“水门事件”两名记者。所以作品是当事人的纪实性作品。 “水门事件”算是美国政坛和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因此尼克松辞去总统职位。事件的本质应该是在选举中使用非法资金和手段去干扰对手,违反了选举原则和法制,这在美...
评分鲍勃是在学生们膜拜的目光中走进教室的。他找了个中间的位置,放下包,隔着桌子和大家一一握手:“嗨,我是鲍勃。”他对每一个人这样说,用的是最简单的句法,笑容亲切得像下一刻就能成为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最信任的朋友。 他的入场显然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出生于1943年...
评分 评分大学时候读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有写到水门事件,只不过一篇带过了,所以知道有这件事,但是没想到真相大白的整个过程耗时两年!两位年轻的记者小心翼翼地采访,获取可靠的消息来源,分析,验证,推理,犯错,整理,一层一层,抽丝剥茧,让我觉得这哪是记者,这分明是侦探...
文笔实在太干瘪了,淹没在毫无关联的细节和人名里,读不下去……
评分很可惜,一個精彩的故事被作者流水帳筆法寫成一個庸俗的日記。
评分微信读书借阅。水门事件资料。如果不是这本书,我几乎都忘了“深喉”这个角色的存在。。。
评分关于尼克松的五场战争,针对反越战,针对新闻媒体,针对民主党人,针对司法制度,针对历史。两名作者抽丝剥茧,在深喉和各个秘密提供信息的正义者帮助下,一步步调查秘密基金,封口费,管子工,监视窃听,绝缘躲避,贡献替罪羊等等行径中,揭露出总统班底的丑恶事实。 更让人震撼在于,“格雷厄姆夫人会去的”……这是新闻媒体人的良知,正确的天平两边,是忠于事实与挖掘线索,正是源于《华盛顿邮报》社论:我们坚持我们的报道。 也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箴言:政治,止于人的良善。
评分伍德沃德在《华盛顿邮报》刚刚工作了九个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