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封斯·都德于1840年出生在法国尼姆市。他在普罗旺斯地区度过去了十分幸福的童年。干过一阵学习辅导员工作后,他为了写书而移居巴黎。第一部诗集《女恋人》即使他赢得盛名,随后他又接连不断地发表佳作。都德在《磨坊信札》和《达拉斯贡的达达兰》等作品中歌颂了普罗旺斯。
《最后一课(都德短篇小说选)》由选自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星期一故事集》的三十三个短篇,和选自《磨坊书简》的十五个短篇组成。所有这些作品,都染上了都德沉醉田园的微醺的酒意,用诗一般的语言和意境,发掘着普罗旺斯人的性格,关注着他们淳厚、朴实与率真的天性;小说的读者也随着作者的描写坠入甜蜜的梦乡,那里处处呈现着童话似的纯净和牧歌式的天真。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我在小学时就以读过。不过,那是在语文教科书的课文里。在没重读之前,我一直以为教课书上《最后一课》是一部小说的选段,而不是一篇短文。就像上学时语文课本里的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可以说,我的学生时代里几乎没有阅读过一本完整...
评分摘自《唐山师专学报》) 作者:赵 朕 《最后一课》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除一部诗集和一些戏剧外,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
评分在图书馆随意翻阅,发现了这本《最后一课》,看到了都德的名字。记得学过这篇课文,还是在小学的时候,不禁感慨,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也不记得我当时的感受是怎样了,就想着来读读吧。 现在再读《最后一课》,好像也没太多感受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不喜欢重读读过的作品的原因...
评分摘自《唐山师专学报》) 作者:赵 朕 《最后一课》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除一部诗集和一些戏剧外,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
课文……
评分《星期一故事集》主题太集中,有点千篇一律的感觉。《磨坊书简》里的短篇像散文一样优美,可是又流于浅薄,和莫泊桑比到底是有距离。翻译很流畅舒服,韩沪麟责编有保障!
评分语言VS母语的博弈。
评分小时候读《最后一课》,觉得都德是一个革命作家,但这其实完全抹杀了他的文辞之美。都德写战争、写普罗旺斯人文自然风光,都像是拿着上好的纸笔在整饬地抒情,而且手法非常含蓄、传统,如李健的演唱一样带着一种难以抹灭的诗人气质,尤其地美。特别是其短篇集《星期一故事集》,虽多写战争人事,但婉转中突出了个人的立体,余味甚长。理查德·耶茨的作品风格或许继承了都德。
评分大师即使全篇写景,也不会令读者产生丝毫困意。都德妙笔连篇,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热爱祖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