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乔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法国评论家、思想家、小说家。他博学多识,思想庞杂,作品涉及哲学、伦理学、神学、文学等一切领域禁区,颇具反叛精神,不经意间常带给读者一个独特的视角,被誉为“后现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
二十世纪的法国有相当数量的“难以归类的”知识分子,乔治·巴塔耶正是这样一位难以归类的知识分子,他具有跨学科的天分和强力意志:
作为编辑家,他创办了影响至今的《批评》杂志;
作为经济学家,他写过《耗费的观念》;
《法西斯主义的心理构造》证实了他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政治理念;
《非神学概论》三部曲奠定了他作为尼采主义者的哲学家地位;
而他创作的小说《我的母亲》《眼睛的故事》《爱华妲夫人》《死者》等是他成为“为萨德正名”的开创者;
此外,他还是一位站在“正统”超现实主义者对立面的另类超现实主义者。
在1970年出版的《乔治·巴塔耶全集》第1卷中,福柯在序言中为巴塔耶做了盖棺定论:“人们今天认识到:巴塔耶是他的世纪中*重要的作家之一。”
潘博,男,1983年生于陕西。长期专注于法国现当代诗歌的研究与翻译,译有乔治·巴塔耶、勒内·夏尔、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伊夫·博纳富瓦、埃德蒙·雅贝斯、雷蒙·格诺等法国诗人的诗歌,目前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生,正在撰写以勒内·夏尔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
以下资料出自巴塔耶《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话语行动译从),汪民安译)之“《普遍经济论》:理论导言”一章,电子书,页码不详。 “我将从一个基本事实着手:生命在地球表面能量起决定作用的状况下,它所接受的能量超出了维持生命之所需,这种剩...
评分二战结束后在法国悄然发生了一场重塑读者的运动,至今人们对它仍无觉察。根据罗伯-格里耶的访谈,他感觉文学场域里有一股权力,这股权力由巴塔耶和布朗肖分配给他,他认为他的小说某种意义上符合他们的期待,但他不知道那是什么期待。看来这场运动是从巴塔耶发起:它是将读者变...
评分巴塔耶的诗歌显然是与众不同的。我叹息于自己的词汇匮乏,表达不出我在初读巴塔耶诗歌时所感受到的冷气窜到头顶的颤栗以及心脏的剧烈跳动的热烈。他写的是巴塔耶式的诗歌。 与很多多种文体写作者类似的是,巴塔耶的诗歌写作和他的小说,以及其他著作中所包含的思想,或者说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