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博克,1968年开始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2005年前任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教育学院。2006年,萨默斯卸任后,担任了一年的哈佛大学临时校长,目前已退休。
《回归大学之道》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德雷克·博克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初读完这本书,我便想说一说我的大学。虽然现在只是大一,但也不知不觉过完了大学的八分之一。首先很幸运的是,我来到了我自己选的工科院校,并且也来到了我自己选的专业。一切貌似都很幸运,像开过光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发现大学并不是我想的那样,我曾想我可以在大学狠...
评分译者序 准确而优雅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运用逻辑和数理推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提升就业能力等。 重塑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之道。 我们未尽潜能的大学。 真诚...
评分 评分 评分左右摆动次数真多...语言通俗 不过既然针对的是教学专业方面的事,自然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深入到别人思想的啊。。
评分很可能是关于本科教育批判中最好的一本。当哈佛前校长的经历提供了古典的英语教授或左派理论家或老的教育哲学家提供不了的视角与高度,用的各种实证研究有理有据,评述过程中肯通透,单论通识教育部分四种模式的评述就可以体现出
评分粗略讀了一遍,主體思維是重本科教學,減少研究性活動,而本科教育又需要增加相關的“通識教育” 可以對照我們的專業,必修,選修的課程參照相關比例,聯繫自己的能力和美國大學學長需要當代大學生達到的目的。 雖不能放言改革中國教育,卻能夠從自身改變自己的思維邏輯與處事方法。或許有所收穫。
评分我很惊奇的是,本来以为很多教育专业或者从事教育管理的人来写这个书评。却看到了几个本科学生的记录,对标书里提出的一些核心能力素养谈自己的大学。在实际生活里应该都是有心胸眼界,自主能力不错的同学吧。。。
评分教育和社会学一样,总是真正了解的人不多,但是逼格很高地来谈论她的人很多。但是至少要认真地看过这本书,才能一副自己知道一点什么的样子来谈谈本科教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