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

芙蓉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华(1942- ),湖南嘉禾人。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曾长期生活在湘西五岭山区,对乡镇风俗很熟悉,创作主要以这一地区的生活为背景。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中篇小说集《浮屠岭》、长篇小说《芙蓉镇》等。《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现旅居加拿大。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古华
出品人:
页数:207
译者:
出版时间:2007-9
价格:14.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20063390
丛书系列:中国文库(第三辑)
图书标签:
  • 小说 
  • 茅盾文学奖 
  • 文革 
  • 中国文学 
  • 中国 
  • 古华 
  • 当代文学 
  • 政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芙蓉镇:文学类》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左”路线破坏下的中国农村生活为背景,以女主人公胡玉音的命运为主线,描写了胡玉音、秦书田、王秋赦、李国香等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示了历史转折期政治风云和乡镇生活的变迁。小说融人物命运、历史变迁和乡村民情于一体,构成了一幅广阔的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小说曾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为一个80尾的人,非常喜欢读描述我们国家那个特定时期的书籍,看芙蓉镇,看活着,看兄弟,看血色浪漫。通过这些书籍我能够看到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所作所为,看得到人的本性,看得到我们的民族性甚至看到统治阶级的XX性。  

评分

又是在周转书架淘到的,也是先知道拍成了电影,好像是刘晓庆演得,很老的一部片子,那次看推荐国产片的,里面就有这个。小说是古华在1980年写完得,后记和闲话中,作者真是太谦虚了,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可能他本身就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吧。 《话说<芙蓉镇>》 ...  

评分

看完『芙蓉鎮』,想起了大一下的時候,在課上看過的電影。相較于電影,書中的一切顯得更加殘酷而真實。 我很感動的是在這樣的殘酷現實之下,還有未被泯滅的人性。韋禮安的新歌「狼」的歌詞寫得很好,“還有人倖存,還沒有沉淪。”書中沒有狼,卻有一條蛇,一條...  

评分

小说166页下面杨民高的一段话真是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是下级,是细胞,不是心脏、大脑......我们只是执行问题,责任不在我们......过去叫抓,是革命的需要。今天叫放,也是革命的需要嘛。我们生是党组织的人,死是党组织的鬼嘛......”再联想一下《一九八四》,“dan...  

评分

作为一个90后,爷爷是老红军,父母是50后,也算是根正苗红。家里的老一辈都经历过建国以来的风风雨雨,无论是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还是文化大革命,再到后来的三中全会,父母辈的都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甚至也当过小小的生产队的干部。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和我提及过这些事情。对...  

用户评价

评分

小说的败笔始自秦书田和胡玉音的相恋,而缘此败笔得以展开接下来的故事,乃至成书完稿。对前三章的书写,我只能以膜拜二字来概括,佩服作者能如此驾驭文字,用不多的字纸来将惨烈的年代,一人、几人乃至所有国人所经历的惨剧叙述的如此触目惊心。某种角度上,文学也许是比历史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像《芙蓉镇》这样的小说就前三章而言,可谓比历史还历史。因而这让我不得不以苛刻的眼光去看余下篇章的书写,我以为结构篇幅宜加长,结尾应加以苍凉。红祸之后,芙蓉镇不存,再无《喜歌堂》,王秋赦们留恋地离开,送别他们的是更高级的轿车。文革的鬼魅们依旧活着,且腰粗肚圆,红光满面。

评分

好像是第一次看直接写那段历史的书,有几个感触。1,那十年不只是那十年,之前很多年前就开始各种运动,之后是否真的结束也未可知。2,比起为人性之恶愤慨,倒更是为那个时期颠倒黑白的荒谬气到想笑,勤奋工作挣到钱的被批斗,混吃等死的人却成为官员,人人比穷比偷懒。3,结束也不是真的结束,虽然王秋赦疯了,但王充其量只是一个“打手”,指挥王的李国香反而升迁至省里。原来一直以为结束就是彻底的更正,其实哪有什么彻底更正?4,人善吗恶吗?感觉就是一个个棋子尘埃,让干嘛就干嘛吧,能活下去就好了。他们会去参加大会也会因为同情胡玉音而批的不那么狠。环境社会历史的错吗?同样的外部,照样有谷、黎、秦、李、王的不同。历史太复杂人性也太复杂,试图用一套逻辑去解释是不合适的(这应该是最大收获吧)。作者对于荒谬的书写真的太精彩!

评分

茅盾文学奖作品《芙蓉镇》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左”路线破坏下的中国农村生活为背景,以女主人公胡玉音的命运为主线,描写了胡玉音、秦书田、王秋赦、李国香等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示了历史转折期政治风云和乡镇生活的变迁。作品中有《边城》般清丽的湘南风物,也有《夹边沟记事》里的现实和沉重,而最大看点则是作者对人物的成功刻画…耿直义气的“北方大兵”谷燕山、在良心悔恨中挣扎的大队书记黎满庚、馋懒顽劣的“运动根子”王秋赦、坚韧乐观的“铁帽右派”秦书田等,他们每个人都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在遭遇压抑的特殊年代中艰难的生存着…

评分

古华真是深谙阶级斗争的真谛,字里行间记录着那个吃人的时代,唯一不足就是文革期间内容相对少点,好像没有见到破四旧、四人帮、林彪叛逃等更深的内容。那个荒唐的时代,好人被打到,坏人被重用,让人变成鬼,让鬼变成“人”,“挂牌”、“站队”、“划成分”、“检举揭发”……人性在斗争中扭曲变形,善恶在斗争中不复存在,虽然有三中全会的平反昭雪,但残留在人们心中的阴影,对文化的毁灭,对人性的戕害流毒至今未散。

评分

刻骨的画面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