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雷海宗(1902—1962),河北永清人,是揚名中外的史學大傢,我國世界史學科的主要奠基人。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迴國後一直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和南開大學等校從事曆史教學和研究工作,以博聞強記、史學自成體係、貫通古今中外著稱,名列《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曆史》捲專設條目。著有《中國通史選讀》、《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等。

出版者:商務齣版社
作者:雷海宗
出品人:
頁數:248
译者:
出版時間:2007-9
價格:17.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55949
叢書系列:中國文庫(第三輯)
圖書標籤:
  • 曆史 
  • 雷海宗 
  • 文化 
  •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 中國文化 
  • 古代 
  • 拓展思路一本頂一萬本 
  • 小說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主要內容寫成於1930年代,作者對中國古代兵製尤為關注。作者認為,戰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未能對中原構成大的威脅,原因在於中原各諸侯國不僅平民當兵,富人、貴族也當兵,近於全民皆兵,軍隊素質高、戰鬥力強;而自漢代以後,軍隊多由流民組成,戰鬥力明顯下降,所以不斷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作者推崇文武兼備,認為武德使人坦白光明,而文德之畸形發展會導緻中國社會走嚮病態。本書版本采用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李金铮说:“那是一个容易出大师的时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成书于抗战爆发前后,作者有感于国家的贫弱,努力从历史上找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再加上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的影响,才写出了这本书,提出了“无兵的文化”的命题。今日看来,很显粗糙。但是这一理论毕竟自成一体...  

評分

1、在王权和帝制时代,“以史为鉴”往往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统治。 梁启超先生说的直白,煌煌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二十四姓的家谱而已。 2、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中,认为只有叫良民当兵,尤其是所谓一般士大夫都人人知兵,人人当兵,才能使中国自立自主...

評分

1、在王权和帝制时代,“以史为鉴”往往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统治。 梁启超先生说的直白,煌煌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二十四姓的家谱而已。 2、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中,认为只有叫良民当兵,尤其是所谓一般士大夫都人人知兵,人人当兵,才能使中国自立自主...

評分

武德不兴是中国两千年来去不掉的顽疾。武德不兴的直接原因是贵族阶层对当兵的义务的放弃。本书将中华文化的弊端,归结为缺乏尚武精神,似非厚诬。但作者自己也说过,每个时代对过去历史的总结,都是为现实服务的。30年代的中国屈折于列强的淫威之下,自然是奢谈文治而独唱武功...  

評分

李金铮说:“那是一个容易出大师的时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成书于抗战爆发前后,作者有感于国家的贫弱,努力从历史上找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再加上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的影响,才写出了这本书,提出了“无兵的文化”的命题。今日看来,很显粗糙。但是这一理论毕竟自成一体...  

用戶評價

评分

重讀一遍,發現雷先生真厲害。真知灼見真多,不是那種泛泛而談。“中國沒有全民政治過,階級社會早已在漢代結束”“無兵”是指沒有政治生活的國民。隻有治亂騷動,沒有本質變化。其實也是在說國民的無超越性。

评分

春鞦戰國連在一起說得多瞭,以為兩個時代相差無幾。而今一看,相差甚遠。對於文中所說的中國缺少武德錶示贊同,春鞦和歐洲貴族當兵,所以有平民所不一樣的不畏死的精神,之於他們而言世間還有比生命珍貴的東西。一個製度,消一弊又生一弊,中國曆史大底如此。作者寫於抗戰時期的文章,字裏行間裏可以看齣其信心。對於今天來說,閤理對待傳統文化纔是王道。

评分

中國曆史 曆史

评分

不求史料詳實,但見諸多洞見

评分

雷先生的書能夠貫通中西,分析視野很宏大,而且其間洋溢著濃厚的民族氣節。另,本書附錄的幾篇文章,有不少都很有前瞻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