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字豫纔,後改名樹人,浙江紹興人。文學傢、思想傢和革命傢。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錶《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魯迅於1898年到南京求學,1902年留學日本學醫,後痛感醫治麻木的國民精神重於醫治肉體病痛,便棄醫從文。1909年迴國,1918年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並在《新青年》上發錶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其後又發錶瞭《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並撰寫大量雜文散文。《朝花夕拾》及《野草》是其代錶作品。1923年齣版第一本小集《呐喊》,成為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之作。
1930年中國左翼作傢聯盟成立,魯迅為發起人及領導者之一,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字街頭》等重要文學刊物。
魯迅生前齣版有小說集三種、散文集兩種、雜文集十五種、通信集一種、文學史著作兩種。在整理中國古籍和翻譯外國文學方麵也成績卓著。其全部著譯後由人民文學齣版社匯編為《魯迅全集》、《魯迅譯文集》和《魯迅輯錄古籍叢編》
二、作傢評價
魯迅,就是這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傢,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傢和偉大的革命傢。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顔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綫上,代錶全民族的大多數,嚮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嚮,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嚮。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選自《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選》(上),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81年版
如問中國自有新文學運動以來,誰最偉大?誰最能代錶這個時代?我將毫不躊躇地迴答:是魯迅。
——鬱達夫:《魯迅的偉大》,選自《六十年來魯遠研究論文選》(上),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81年版
他存在的永久性幾乎與任何一個“抨衛”者都無關。也可以這麼說:無論你喜歡也好,討厭也好,你都得承認,比個世紀裏中國許多大作傢,魯迅總是有他自己永遠令人捉摸不完的獨特的思想。這些思想與整個民族在世界上的生存和齣路血肉相關。這他的思想甚至超越瞭一個民族自身的範圍。
——孫玉石:《反思自己,走進真實的魯迅》,選自《魯迅風波》,大眾文藝齣版社2001年版
《朝花夕拾(增訂版)》是“從記憶中抄齣來”的散文,“以青少年時代生活經曆為綫索,真實而動人地抒寫瞭從農村到城鎮、從傢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朝花夕拾(增訂版)》藝術特色鮮明——愛憎分明;敘述與議論、迴憶與感想、抒情與諷刺有機結閤;流暢自然,親切平易。
《朝花夕拾》导读:通过回忆救助荒芜的心灵 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不仅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还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因而,若想更好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则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并回到作者创作的过程当中去。基于这样深入的了解,读者方可开始在阅读...
評分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这个原本简单平和的过程被鲁迅先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他记起快乐的童年,迷信却仁爱的阿长妈,严谨朴素的藤野先生等等一些现在普遍为人所知的人物。我们清楚地知道阿长妈喜欢摊着“大”字睡...
評分《朝花夕拾》导读:通过回忆救助荒芜的心灵 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不仅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还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因而,若想更好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则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并回到作者创作的过程当中去。基于这样深入的了解,读者方可开始在阅读...
評分 評分鲁迅的作品里,这本只有十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是我很喜欢读的。从本书的小序中得知,一开始书名定为旧事重提,后又改为朝花夕拾,内容隐而不露,给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书里面并没有高深难懂的字眼,而是向读者娓娓道来童年那些难忘的事,语言简炼优美,非常自然。也可想象得出...
裏麵有幾篇,確是難得的佳作。
评分不走齣義務教育都不明白,魯迅的文字有多好
评分[舊書備忘] 魯迅先生的親切麵
评分以前老師是沒講透的,不知道是不敢還是不懂
评分以前老師是沒講透的,不知道是不敢還是不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