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作于1925年10月。从1924年9月到1925年4月,是鲁迅一生中相当痛苦的时期,与周作人的决裂、女师大事件、被教育部解聘等一系列具体的生活境况使鲁迅的内心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的孤独者状态。 “人生终究是虚空还是实有”、“对人世可以抱以希望还是只有绝望,是...
评分今天又重读了彷徨。对于鲁迅,大概大部分人在童年被考试与课本禁锢时,都食之无味。鲁迅的好,是要年龄大些时才能细细品味。 比起《呐喊》我偏爱《彷徨》,《彷徨》里我又偏爱《孤独者》。初读时是高中,把曾经觉得晦涩难懂的鲁迅拿出来翻来覆去地读,在读到这篇时,我却竟明白...
评分 评分 评分本文系作者原创。是对近期自己对于鲁迅、对于青少年教育、对于社会现实的一些想法的总结。转载请注明出处。 ---------------------------------------- 也许真的是到了岁数,最近总会想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尽管未来几年要孩子都是个没谱的事,但这并不妨碍现在的我为此而...
重读第N次
评分祥林嫂、子君;吕绍甫、魏连殳……他们都带着一点朴素的愿望想经营生活,但最后都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于彷徨中,苦闷地生活,最后归于绝望……彷徨是在人生塑造了愿望,愿望行将破灭前的暗号。
评分《彷徨》《呐喊》连着看,还是比较喜欢《彷徨》,可能因为同性的缘故,对祥林嫂和子君的遭遇特别愤怒和哀痛,《故乡》也喜欢,小时候觉得热闹有趣,现在看却是满目悲凉,生似蜉游的悲微,圈层将友情冲淡的残忍。
评分《彷徨》《呐喊》连着看,还是比较喜欢《彷徨》,可能因为同性的缘故,对祥林嫂和子君的遭遇特别愤怒和哀痛,《故乡》也喜欢,小时候觉得热闹有趣,现在看却是满目悲凉,生似蜉游的悲微,圈层将友情冲淡的残忍。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