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本书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史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在学术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毁誉参半。许多青年入学赞之为提供了崭新的范式变革。紧接此文,本书以数十年的新文学历程和哲学上“现代新儒家”等论题,简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重要方面和问题,或明或暗地显现了上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身影、悲欢和坎坷命运。书中论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文则结合对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分析,说明由民粹主义、道德主义的入侵马克思主义,迷信战争经验等等,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
本书最大的主题其实就是“启蒙”和“救亡”最终,现代性的“启蒙”无奈地臣服于时代性的“救亡”之中,因此中国现在诸多的社会问题依然与这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启蒙”息息相关。李泽厚认为现代性的未完成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悲剧,此话确实很有道理。虽然有这么一个大主题,...
评分 评分中国的现代史波澜壮阔。五四运动的灭祖灭宗的自我否定,四九年的终于站起来了,到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史走过了一条从躁动不安到重新理性现实地对待这个世界的一条演化之路。似乎今天,中国又站到了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
评分书中的实用理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一直都不缺少理性(实用理性),多少时候中国人是因为太会使用这个理性而追求功利,就像近代中国的救国图存时候那迫切的寻求救国出路,包括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功利和实用的理性(马在中国的传播是十分值得关注的话题...
大一寒假读,开始找到方向
评分当代我独服金观涛和李泽厚
评分大一寒假读,开始找到方向
评分竟然第一次读,虽谈不上严谨,但书中主要论断在当下仍具有统治性。只有读过此书之后,才更能觉知王德威等人的意义何在。
评分2019年11月19日于公司开始阅读。 老书新发,骗钱之作。 关于救亡与启蒙,看邓晓芒的《批判与启蒙》要深刻得多,本书最有收益的就是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可以算四星,但其他部分既过时又无益,整体三星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唯物历史观的关键,可惜当权者大都为权力所迷惑,忘记了这个根本的关键。不过这种话不用李泽厚说我也能说啊,所以这本书也就这样了。 金观涛的《历史的巨镜》秒杀本书,就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