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這個概念很少出現在香港的話語中,因為香港的主流敘事要麼從西方看香港,要麼在香港看香港,或者從香港看中國,很少從中國看香港。如果有,也往往從歷史上的中國,而非從當下的中國或未來的中國看香港。殖民地不僅意味著領土的割占,也意味著由此造成的心靈割占,而心靈割占導致自我認同的變化慢慢地將領土的割占正當化了。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與政治交織在一起,牽動了香港故事中的悲歡離合。
由於作者這種視角和關注內容的不同,對香港的理解也自然不同。在寫作過程,作者時時將這些不同記在心上,並盡力去理解和體會各種敘事角度,不僅試圖理解香港傳統左派的幽怨,也試圖體會鍾士元式的焦慮和林行止式的傷痛。由於香港特定的語境,作者在此略去了許多人所熟知的、浮在社會表面上的歷史現象,而突出一些被普遍忽略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在作者看來恰恰是香港問題的根本所在。
儘管作者從中國來思考香港,但作者並沒有把香港看作是中國的區域問題,或不重要的局部問題,這恰恰是內地學者忽略香港問題或者把香港問題簡單化的原因。本書希望把香港作為中國的中心問題來思考,將其看作是理解中國的鑰匙,因為它一方面生動地展示了近代以來中西文化與政治之間的較量,另一方面也暗含著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最根本的不同。
当大英帝国离开殖民地时,在主权回归治权亦回归的状态下,其开始积极借助民主改革的大旗,扶持受到英式文化并爱慕英式文化的精英上台。在其治理期间,香港的失败有这群人做替罪羔羊,而在回归时由于意识形态的矛盾,这群人则难以对大陆政治产生一种认同,产生北京政府与港府的...
评分先表明身份,没上过强老师的课,但看过强老师全部的书。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在这简单说说一个本科生的看法。(个人非常同意匿名用户的话"以强老师的学术水平,知乎上无一人可评价他") 先说结论:他是一名真正关心中国问题并真正探求解决中国问题的学者。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一条...
评分明天晚上就要举办《中国香港》一书的读书会暨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六周年活动了,今晚忙到十点,才有了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按照宋老师的要求,因故未能到场的理事需要撰写讲稿,因此虽然感觉疲惫,还是决定坚持写出讲稿之后再行休息。金陵读书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单是一...
评分先表明身份,没上过强老师的课,但看过强老师全部的书。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在这简单说说一个本科生的看法。(个人非常同意匿名用户的话"以强老师的学术水平,知乎上无一人可评价他") 先说结论:他是一名真正关心中国问题并真正探求解决中国问题的学者。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一条...
我很想知道香港右派知識份子對此問題的看法,有什麽著作可以推薦。兼聽則明。
评分说到底,还是人心,不仅是香港,整个中国都是如此。那么多的嘈杂,那么多的不如意,快速浏览了一切,消化了一切,剩下来的,又是些什么呢?或许只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花架子。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觉,也是这三个字——花架子。
评分之所以讀這本書,是因為我覺得徐承恩斷章取義。讀畢此書後,我才知道強世功的觀點較我想像更噁心。
评分不得不惊叹作者的大手笔,从小小的香港写到了整个世界的近代史。 文章的可读性很高,我又是记了一本笔记。对港英政府的评价很有见地,但作为北大教授,对中央政府的作为多少有些包庇。但是作为再香港地区发行的书籍,强教授还是敢于直面最敏感的问题,能让香港读者从中央的角度看香港。 刚开始看的时候对强教授的不少观点不理解,但后面发现对这些观点都有专篇阐述,因此,有时间不妨重读回顾一遍。 一 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 二 无言的幽怨 三 九龙城寨与香港大学 四 帝国的技艺 五 在大陆思考海洋 六 主权:王道与霸道之间 七 一国两制的历史源流 八 一国之谜:Country vs.State 九 一国之谜:中国vs帝国 十 基本法的形式与实质 十一 退场从循序渐进到激进革命 十二 较量政治与法律之间 十三 中国的忧郁
评分这本书对港英政府的分析很细致,很透彻~~但看到一半我就有点失望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