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1883-1924),奧地利小說傢,生前鮮為人知,其作品也未受到重視,身後卻文名鵲起,蜚聲世界文壇。他被稱為“作傢中之作傢”。《城堡》是其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長篇小說。
城堡,ISBN:9787020071623,作者:(奧地利)(Franz Kafka)卡夫卡 著;高年生 譯
《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写于1922年,彼时他的生命还剩下最后两年。如果说稍早的《审判》尚且是一部初具“卡夫卡风格”的小说的话,《城堡》则已经是一部带有鲜明的、成熟的“卡夫卡风格”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城堡》也成了卡夫卡作品中最难读、最难理解的一部。 ...
評分人的最本质的问题乃是人的身份的问题,即我是谁的问题,《城堡》中的主人公K在夜深时到达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在城堡管事儿子的逼问之下,K回答说自己是城堡雇来的土地测量员,只是之后尽管K一直是以一个土地测量员的身份奔波着,他传说中的助手和器械并没有尾随他到来,他甚至...
評分首先说明一下,我读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赵蓉恒译的那个版本。赵先生可能是个比较学究、严谨的德语译者,所译的文字谨遵西式语法的习惯,大量有板有眼的定语词句叠加在一起构成一长串的句子,随处可见的破折号、双逗号插入语,阅读起来颇费神,倒反保留了德语那夸张的严谨...
評分整个九月我都在阅读这个小说。这是我读的第三篇卡夫卡的小说,第一篇为《一次斗争的描述》,阅读的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我完全被他的语言所击败。第二篇为《饥饿艺术家》,很好读,故事富有连贯性。第三篇则是这个长篇《城堡》。 我知道我迟早要接触这个现代派的源头,我花了...
評分《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写于1922年,彼时他的生命还剩下最后两年。如果说稍早的《审判》尚且是一部初具“卡夫卡风格”的小说的话,《城堡》则已经是一部带有鲜明的、成熟的“卡夫卡风格”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城堡》也成了卡夫卡作品中最难读、最难理解的一部。 ...
重讀,跟以前的閱讀體驗一樣,可艱難瞭。可能因為最近剛讀完陀老頭的《白癡》,所以覺得《城堡》在一些重要的地方跟《白癡》是有共同點的。但是同時,兩部小說間的差異是那麼大。卡夫卡(至少外錶)是那麼高冷,他的K那麼窘迫,甚至每況愈下,甚至還有被耗費掉全部生命力的可能,全然不像陀老頭筆下的梅思金公爵、羅戈任和娜斯塔霞那樣內心世界裡充滿激情,甚至是毀滅性的激情。
评分重讀,跟以前的閱讀體驗一樣,可艱難瞭。可能因為最近剛讀完陀老頭的《白癡》,所以覺得《城堡》在一些重要的地方跟《白癡》是有共同點的。但是同時,兩部小說間的差異是那麼大。卡夫卡(至少外錶)是那麼高冷,他的K那麼窘迫,甚至每況愈下,甚至還有被耗費掉全部生命力的可能,全然不像陀老頭筆下的梅思金公爵、羅戈任和娜斯塔霞那樣內心世界裡充滿激情,甚至是毀滅性的激情。
评分#2016-4-26於逸夫圖書館#豆瓣評分:8.0 從敘事結構和功能上看,《城堡》應屬於H-I類型(戰鬥型),敘述角色按普羅普的“行動範圍”有如下七種:①主人公=K;②對頭=剋拉姆;③施與者=土地測量員;④被尋找者=城堡官員;⑤助手=僕人;⑥送信者=巴納巴斯;⑦假主人公=村民、弗麗達、阿瑪利亞與奧爾加、培枇。如果用格雷瑪斯的語義方陣來代錶,則如圖所示(中間是交叉箭頭????): 人的努力<———>命運神恩 (K ) ✖️ (城堡) 非命運 < ———>非人為努力 助手 剋拉姆 (鬥爭) (妥協) 由此可見,故事的主張是對立而非和諧,基本意義是人的努力與命運神恩的對立。
评分…真不想讀第二遍〒_〒
评分咳咳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