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問傢之一,也是公認最有骨氣的中國人。他的大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要義》、《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鄉村建設理論》等,早已名揚學界,為中外學者所推崇。
《中國文化要義》是作者的名著之一,寫於1948年。書中闡述其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見解。而對於中國文化之特徵及其成因等,則論列甚詳,自成一傢之言。本書原著早已絕版,齣版社徵得作者同意,重排齣版,除訂正若乾文字錯訛外,未作改動。作者還為此重訂新版寫瞭序言。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杨绛先生说过,年轻人的主要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我是读完这本书后才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的。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自己思考过的一些问题,但实际上前人贤达已经有过系统的论述了。梁先生这本书的一些想法,与我之前的一些模糊观念不谋而合,然...
評分中西的三大差异导致双方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且至今貌合神离. 1> 中国的伦理社会和西方的宗教社会 2> 中国的以家治国, 和西方的重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 淡化家庭的观念 3> 西方长期的封建制的小社会和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的官僚体制 这三大差异是形成西方重视自由,权利,私有...
評分梁漱溟先生似乎是在做一个逻辑推理题。不尽信其言,却深感其志。 崇儒者,求其通,启三代,礼三统。近世儒者,莫不如此,如冯友兰先生之“理”,如钱宾四先生之“道”,如梁漱溟先生之“义”。求大道,易失于枝节。往者胡适先生评梁先生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評分中西的三大差异导致双方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且至今貌合神离. 1> 中国的伦理社会和西方的宗教社会 2> 中国的以家治国, 和西方的重视个人与集团的关系, 淡化家庭的观念 3> 西方长期的封建制的小社会和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的官僚体制 这三大差异是形成西方重视自由,权利,私有...
評分今日中国,使用最频繁的身份名词是屌丝高富帅,使用最频繁的政治名词是民主宪政,全民英语热,西方化、网络化的中国文化现状特别像一条想直立行走的鱼,没有前进多少,但是蹦达的老高。 君子小人这些从修为内涵上区别人与人的词再也不受青睐了,毒奶粉地沟油等名词则像牛皮癣...
看不懂啊,神馬啊
评分看不懂啊,神馬啊
评分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說:“中國人的倫理本位者,關係本位也。”所謂倫理,就是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規則,這可是最高的學問呀。不知所謂的“中學為體”中的“中學”之意是否就是指這一中國倫理要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何必將最優秀的小學生、最優秀的中學生、最優秀的大學生送到西方去學習呢?因為從西方怎麼能學得來咱們中國最重要的倫理文化要義?這幫最優秀的年輕者滿腦子盡是西方文化要義,怎麼能在東方關係文化氛圍中裏兜得轉?
评分看不懂啊,神馬啊
评分看不懂啊,神馬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