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1930-) 美學傢。長沙寜鄉人。194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任職,1978年起任研究員。1982-1983年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訪問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美學研究,是中國美學學會副理事長。近年主要在國外講學,是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著有《美的曆程》、《中國美學史》、《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世紀新夢》等。
书中的实用理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一直都不缺少理性(实用理性),多少时候中国人是因为太会使用这个理性而追求功利,就像近代中国的救国图存时候那迫切的寻求救国出路,包括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功利和实用的理性(马在中国的传播是十分值得关注的话题...
評分原先读李泽厚先生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很喜欢其中论及鲁迅的现代性意识和“超越启蒙”的部分,而忽略其中《记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一文,今夜读之,对其中有关胡风的“民族形式”问题似有所悟,牵连出一些哲学想法,草草书之,作为提纲,以待日后之展开。 一、 胡风在《...
評分李的观点,建国以来的文化发展也许是无五四以后的倒退,我感觉也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基本停滞。。。。。。。。。新的政府对于文化发展的阻碍作用,不用多言,文化的落后迟早会制约中国的现代化,文化相对于物质的落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跟得上。。。。。
評分周日晚上感觉头晕就随便地看了看这本书,可以说是走马观花。随便发表一下品论吧。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讲中国的启蒙和救亡的关系。不得不说,就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国民的启蒙都还没有完成。救亡,解放,越进,开发发展,但总是落下了对人民的思想的启蒙,无论是白色恐怖...
評分本书最大的主题其实就是“启蒙”和“救亡”最终,现代性的“启蒙”无奈地臣服于时代性的“救亡”之中,因此中国现在诸多的社会问题依然与这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启蒙”息息相关。李泽厚认为现代性的未完成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悲剧,此话确实很有道理。虽然有这么一个大主题,...
剛參加工作時讀過,有幾迴真心想重讀,望而卻步,無法想象第一次是怎麼讀下來的。
评分救亡壓倒瞭啓濛
评分救亡壓倒瞭啓濛
评分救亡壓倒瞭啓濛
评分剛參加工作時讀過,有幾迴真心想重讀,望而卻步,無法想象第一次是怎麼讀下來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