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

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系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中国玉文化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原讲座为8讲,成书则扩充为10讲,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0章,详细介绍了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隋唐、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玉器,并从历史、文化以及技术方面对玉做一总结,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玉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近200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本书增色不少。

目 录

第一讲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新石器时代玉器

第二讲 维天之命 玉为祥瑞——夏、商、西周玉器

第三讲 谦谦君子 比德于玉——春秋、战国玉器

第四讲 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汉代玉器

第五讲 隋钗唐銙 异域交流——隋唐玉器

第六讲 世俗风情 温故知新——宋代玉器

第七讲 马背民族 春水秋山——辽、金、元玉器

第八讲 良工巧匠 如意吉祥——明代玉器

第九讲 穷极工巧 风华绝代——清代玉器

第十讲 典章文物 精神力量——玉器收藏

后 记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马未都
出品人:
页数:183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63271
丛书系列:马未都说收藏
图书标签:
  • 马未都 
  • 收藏 
  • 玉器 
  • 文化 
  • 艺术 
  • 历史 
  • 中国 
  • 百家讲坛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后绵延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在它缔造了一个庞大东方帝国的同时,也打造了一个中国玉器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玉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工艺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玉器的佩戴和收藏成为那个时期的一种时尚。今天我们能见到的中国古代玉器几乎有90%都是清代流传至今的。而在这数百年之前的无数玉器中,有一柄玉如意,当年曾经让英国的使臣马戛尔尼感到疑惑不已,乾隆送给他的这样一件礼物,让他难以明白这究竟在中国象征着什么?而今天我们同样迷惑不解的是,这些时常出现在历史中的如意,究竟实际是做什么用的?更为有趣的是,乾隆皇帝儿子们的名字竟然无一例外的都与某种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特殊的原因呢?而这些今天价格不菲的清代玉器,它们的原材料究竟来源于哪里,哪里才是这些宝玉曾经的藏身之处呢?

本书系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中国玉文化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原讲座为8讲,成书则扩充为10讲,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0章,详细介绍了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代、隋唐、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玉器,并从历史、文化以及技术方面对玉做一总结,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玉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近200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本书增色不少。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人有爱玉的传统,从最早作为祭祀用品的玉,到丧葬用的玉,到体现身份的玉,到日常佩带的玉,每个时期、每类人都有自己的玩法。 对于玉,我是不懂的,但这不妨碍我喜欢它,所以选择了马未都先生的《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来初步了解一下。 这本书其实主要讲玉的历史,对于...  

评分

马爷的这本书可算大众读物。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对玉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比较适合闲暇阅读,但真正深入,此书还欠缺很多。希望马爷以后不要吝啬,写书亲囊相送。  

评分

五月风筝2008-11-12 09:35:21 已经买了这个系列的全部书了。马先生对于收藏的深度和广度,确实令人赞赏。看了他的书,比上几节考古课还来得实际生动,更贴近于生活。捧着书,不知不觉的就向往着那遥远的过去,想象着各种令人着迷的关于收藏的故事起来。 玉有五德——仁义智...  

评分

玉器文化是中华名族形成最早的文化,它持续时间久,内容也最为丰富。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食物论,玉已有八千年的历史。玉器文化是中华名族独有的,而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未从间断过。玉器最早被予以为联通圣灵的起舞,多用于祭祀与法术,随后慢慢发展为装饰物品,权力的象征。 ...  

评分

也是在《百家讲坛》里听了马先生说收藏,尤其喜好说“玉”的那几讲,然后某一天跑到书城,花了一下午时间,把他的玉器篇看完! 其实,对于我们这种对玉什么都不了解的人来说,此篇真正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且尤其喜爱里边的一些关于玉的历史典故,文化知识!他总是从历史...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周读完全套!

评分

这一套都不错的

评分

个人觉得这本略逊于家具收藏。

评分

【2018第52本】不错的普及本,走马观花讲了遍各朝代玉器的源流,穿插一些过眼过手的小故事。图配得好,紧跟文字内容,清晰且多,均为各大公立博物馆和观复的藏品。

评分

这周读完全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